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儿有女的中年人,是没有胆气的(第一更)

    骊山,长生殿。

    李世民靠在软靠上,看向李承乾,说道:“所以,真的是有隐太子一党的存在?”

    “嗯!”李承乾跽坐在榻下,点头,随即又摇头道:“不过是一些当年玄武门失败的余孽在一起抱团取暖罢了,最后是和地方世家勾连而已。”

    “不,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李世民目光警惕的看向一侧的长孙无忌,问道:“无忌,你说?”

    “是有些蹊跷。”长孙无忌沉吟着,看了李承乾一眼,才继续说道:“徐守一不过是个七品的国子监主簿,但从他家中却抄出了上千贯的铜钱,还有大量的金银和字画,这些不是他能有的。”

    “更别说,还有骆宾王的事。”李世民摇摇头,道:“你们不要将骆宾王忘了,若是将这一切全部连起来,那就说明,有人在暗中控制着一切。”

    李承乾神色终于严肃了起来。

    骆宾王是在他的掌握当中的,他可以肯定和徐守一没有关系,但徐守一一个从七品的国子监主簿,竟然有胆气对李世民动手,这就怪了。

    “父皇,像他们那样的人,即便是官场失败,也不过是沉寂两三辈人,等到事情全部过去,那么自然不会有人再过于追究这些,可他如何会选择对父皇下手呢?”李承乾抬头看向李世民,道:“儿臣怎么感觉像是在他的背后,还有一个对父皇充满怨恨的人存在?”

    “是啊!”李世民点点头,说道:“徐守一不过是徐师谟的儿子,而徐师谟在十几年年前就死了,就算有什么仇恨,也早就该忘了。”

    徐守一如今是国子监主簿,朝廷因为他父亲的事情打压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仅仅限于打压。

    “徐守一如今也是有儿有女,四十多岁的人了,像他这样的人,是没有胆气对圣人动手的。”长孙无忌看向李世民,面色凝重的说道:“圣人,臣怎么觉得是当年的某个老伙计没死,然后抓住机会动手的。”

    “这就说通了。”李世民点点头,说道:“这里面有个问题一直说不清楚……朕掌管江山二十年都没有找到徐守一,禄东赞是怎么找到的?”

    李承乾顿时忍不住的站了起来,有些惊骇的看向李世民说道:“父皇的意思,是他们主动露出破绽,然后勾引禄东赞上钩,然后才有了这后面一系列的事情。”

    “他们的目标是朕!”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朕年纪大了,即便是眼下朕身体的真实情况被你们隐藏的很紧,但从东征高句丽回来,就一直没有怎么处理朝政,若真是当年的那些老家伙,他们对朕足够了解,这个时候,大概已经猜到朕的情况了。”

    “他们要杀了圣人。”长孙无忌抬头,面色凝重的说道:“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众人沉默了下来。

    封禅一事,体力,精力耗损极大,尤其是以李世民如今的身体状况,强行封禅之后,只会有一个下场。

    那就是死。

    李世民一死,他们那些人又不可能推翻当今的天下,当年的仇就再也报不了了。

    所以,他们必须要来。

    “没有想到,竟然能有意外的收获。”李世民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查!”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认真说道:“自从公孙常和骆宾王的时候,虽然也进行了细致的排查,但一直没有结果,不出意外,应该就是徐守一他们这些人帮忙进行的遮掩,顺着他们这批人的内外关系查,尤其是找有五旬年纪以上的老人。”

    当年玄武门一战,距离今日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当年时候,能够参与到玄武门一战的,必然是有足够身份的人,那些人的年纪必然不会小,现在起码也在五十以上。

    当然,也有一批年龄不大的。

    但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出身贵戚门第,因为种种原因,在玄武门后,没死的,就全部投入到了李世民的麾下。

    外面没有遗漏。

    只有像徐师谟这样当年真正下手狠辣的人,才会被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排挤,最后郁郁而终。

    他们的后人,才会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别起心思。

    “父皇放心,封禅之前,儿臣一定会将他们这些人全部都找出来的。”李承乾神色认真的起誓。

    “好。”李世民很轻松的笑笑。

    如今李承乾做了皇帝,那些人虽然对李世民有威胁,但他们的存在更多的是威胁到了李承乾。

    最想要将他们彻底斩尽杀绝的是李承乾才是。

    ……

    殿外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走过,李世民神色却严肃了起来:“所以说,松赞是真的动兵了?”

    “嗯!”李承乾点头,说道:“上个月的时候,职方司在逻些的密探还能够送回一些有用的消息来,但这个月,他们传回来的消息全部都是无用的消息。”

    无用的消息也是一种消息。

    只不过是很不好的一种消息。

    “职方司在逻些所有探查消息的渠道,全都被松赞封死了,也就说,在逻些,大军已经开始调动,惧怕职方司的眼线窥探,所以才封死了消息的渠道。”长孙无忌看向李世民点头,道:“是的,陛下,他已经动兵了。”

    “当年大唐复立吐谷浑,好不容易安定两年,松赞便悍然出兵吐谷浑,之后又胁迫党项众人,十万大军叩松州,其人野心之盛,清晰可知。

    也就是吐蕃距离大唐太远,高原又危机重重,不好攻伐,加上其人后来诚挚恳求,这才以公主相许。”李世民摇摇头,叹声道:“朕还是小看了人心的贪婪。”

    “松赞恐怕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李承乾看向李世民,道:“他原本是打算一点点发展的,但子嗣是他最大的软肋,而且情况越发恶化,独子之死,让整个吐蕃的局面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局面当中,人心蠢动,所以,他必然要用外部战争将这些东西发出去。”

    “所以说,这场战事必然发生。”李世民突然笑了,看向长孙无忌,说道:“无忌,朕怎么觉得皇帝对人心看的比你还透啊。”

    长孙无忌苦笑着点头,说道:“圣人忘了吗,松赞子嗣艰难之事,还是陛下最早点破的。”

    李承乾轻轻低头。

    是的,对吐蕃的算计,是他从一开始就进行的。

    这一点,这些年一直都没有放松过。

    挑拨吐蕃和附近诸国的关系,让他们对吐蕃没有那么畏惧。

    尤其还有天竺之事,更是将松赞一半的精力都牵扯了过去。

    但是独子一死,原本就有些紧绷的吐蕃局面,立刻就有随时倾覆的可能。

    尤其是李承乾恰在这个时候登基。

    是个人都能感受到那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皇帝,你准备好开战了吗?”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神色严肃了起来。

    “嗯!”李承乾抬头,说道:“吐谷浑是主战场,有卫国公在,无需担心;松州有南昌郡公,有南昌郡公在,裴行方,王方翼等人辅助,一旦开战,儿臣会让江夏郡公亲自带兵支援,带上裴行俭一起去,局面足够稳定。”

    李道宗,李君羡,王方翼,裴行俭,裴行方。

    “有这些人在,哪怕儿臣判断失误,松赞朝松州而去,松州也能稳住。”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

    “松赞的主力不会去松州的。”李世民直接摇头,说道:“他已经在松州败过一次了,若是他还年轻,自然有越挫越勇之心,但他现在正是心灵敏感的时刻,所以更大的可能是以大军攻松州为掩护,主力杀入吐谷浑,然后直攻鄯州兰州。”

    人心是不会错的。

    “好了,战局你准备好就是了,剩下的就是诸将发挥的空间了。”李世民笑笑,他是年纪大了,不然非得要去战场走一遭不可。

    收回心思,李世民问道:“这一次洛阳封禅,长安是怎么安排的?”

    “中书侍郎马周为长安留守,雍州都督天水郡公丘行恭,禁卫大将军虢国公张士贵为长安副留守。”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儿臣不确定是不是要将崔卿也留下。”

    兵部尚书崔敦礼。

    丘行恭和张士贵,全部都是军中老将,若是加上一个崔敦礼,对吐蕃针对的意味就太强了。

    “留下吧。”李世民很平静的点头,说道:“你来了朕这里,朕若是不说什么反而奇怪,让崔敦礼回长安去。”

    “是!”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继续说道:“另外,儿臣将厥儿留在了长安。”

    “这是必须的。”李世民神色严肃起来,看向李承乾道:“这样长安的人心才能最终稳定。”

    李厥是李承乾的嫡次子,李承乾和李世民全部都到了洛阳。

    哪怕是某一天天降陨石,将李世民和李承乾,还有他们的所有子嗣全部砸死,也要有李厥在长安为最后基石。

    虽然这可能性极小,但这是必须要做的防备。

    很多事情,你做了防备,别人就不会动手。

    你不做防备,野心就会四起。

    祸乱就会发生。

    提前防备,是正道。

    ……

    “房相,宋国公,还有舅翁,半个月前去了洛阳。”长生殿外,李承乾说道:“父皇封禅,起码会有百位刺史到场,还有天下宗室,外戚,各方折冲都尉,都会到,为了避免他们往返长安搅乱父皇安宁,儿臣就让他们全部都在了洛阳。”

    这么多的朝廷大臣在洛阳,自然需要有人前去镇压和管理。

    房玄龄,萧瑀和高士廉,三人齐动,整个洛阳瞬间安定了下来。

    “你的安排甚是妥当。”李世民坐在御辇上,目光看向山下的百官,轻声说道:“禄东赞也在吧。”

    “在的。”李承乾点头,说道:“现在的他,恐怕最希望的,便是窥伺到父皇的身体状况,所以,儿臣将他安排的很靠后。”

    “呵呵!”李世民轻轻笑笑。

    只要他还活着,那么任何人都会有所担忧。

    他是天可汗,这些匍匐在他脚下的异族酋首不知道有多少。

    当然,战场是另外一回事。

    十万大军,足够推平一切自信。

    李世民侧身看向随在身侧,一起下山的李承乾。

    这一战,是他儿子的精彩绽放之时。

    大唐传承稳定。

    他可以告慰父皇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