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乘缓缓的从终南山而下。
太上皇从翠微宫返回宫中。
官道之中,金吾护卫,百官迎奉。
不知道为什么,当看到太上皇乘御乘出现的时候,群臣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
太上皇不在,皇帝执政的这段时间,群臣越来越感到一阵沉重的压迫感。
来自皇帝的沉重压迫感。
一件件,一桩桩。
最近发生的那些事情,全部累加起来,让群臣对皇帝多了许多的敬畏。
“你这段时间,收拢了不少的人心吧。”李世民目光从膝间的奏本上抬起,然后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跪坐在李世民脚下,点点道:“给天下奴婢一口喘气的空间,天下黎庶也全都感到了放松,他们眼中的天地竟然又亮了一层。”
“怎么,你的意思是说,父皇执政的时候,天下不够清明?”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向了李承乾。
“儿臣没有这个意思。”李承乾摇摇头,认真的看向李世民道:“只是父皇刚退位时,人心对儿臣不够敬畏,所以正好拿杨豫之的事情来开刀。”
“除了杨豫之,其实更多的还是各家次子,虽然都有影响,但你的动作其实是不大的。”李世民一眼就看透了李承乾这一次动作的小心。
是的,尽管李承乾借用杨豫之的案子,狠狠的震慑了一下人心,但这些都是在别人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他如果真的过线了,恐怕就该有人跑到翠微宫去找太上皇告状去了。
这种事情,当初李世民初登基的时候,就遇到过,不过太上皇,很少能够着力了。
“儿臣本身就没有打算要真正开刀的。”李承乾看向跽坐的两侧的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马周,李勣和于志宁等人,轻叹一声,说道:“儿臣最初,不过是想调教一下年轻一辈,毕竟这些年,年轻一辈成器的不多,没想到……”
“没想到,他们比你想的更不成器。”李世民目光看向两侧的诸相,开口道:“诸卿年纪都不小的,短则五年,长则十年,先后都要致仕,皇帝看向年轻人,准备储存人才是必然的,但……你们这些年,放松了也太过了。”
李世民声音一重,众人立刻感到一阵熟悉的沉重压力袭来,随即全部躬身道:“臣等有错。”
李世民转身看向李承乾,问道:“皇帝,你打算怎么做?”
“让人清理一番吧。”李承乾将自己想了许久的办法说了出来,看向长孙无忌道:“舅舅,你觉得让赵节这个雍州别驾,清理一下长安地面,收拾一下城中有些荒唐的年轻一辈,怎样?”
“陛下是打算让他这个雍州别驾常做?”长孙无忌皱眉的抬腿,他听出了李承乾话里的意思。
“常做算不上,毕竟他是洋州刺史。”李承乾笑笑,说道:“但是每年年底的时候,让他提前回来一个月,晚走一个月,这段时间收拾一下那些混小子,让他们安心读读书,练练武,都好。”
赵节每年履职两到三个月的雍州别驾,让年轻人在他在的时候安分一些。
等他不在了,那些年轻人的怨气就会落在赵节身上。
这不是坏事。
历练才能成长,承受才能成长。
长孙无忌能够感受到,李承乾对赵节是有某种期许的,将来即便不是宰相,也绝对是六部尚书的位置。
能吏两个人,似乎是皇帝登基之后,着重看重的一个方面。
关中门阀这些年太庞大了,什么人都往里面塞,良莠不齐。
不说其他人,便是杨豫之,小小年纪便已经是正七品下的太史局灵台郎。
其他人也都有个官职。
就是这样的人,李承乾是看不上的。
原本他只是想要稍微收拾一下,没想到这些人比他想的还要不成器。
“将来那些混小子若是有成,就好好的用用,若是不成,就调往地方去吧,免得在儿臣面前让儿臣头疼。”李承乾面无表情的摇摇头。
别在朕的眼前晃荡。
李承乾就差将话直接吼出来了。
“赵节这孩子还是不错的,这几年地方政绩也不差。”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朕如今还记得当年,父皇起兵的时候,开化郡公赵慈景和老母正在京城,因为不忍抛弃老母独自逃亡,被隋朝官吏逮捕,关押于狱中,是父皇攻入京城后,才得以释放,后来又不幸战死在攻打蒲州一战中。”
“是!”长孙无忌点头,说道:“臣记得开化郡公,‘慈景,陇西人,帝美其姿制,故妻之’。”
长孙无忌监修国史,这些东西信手拈来。
“是啊。”李世民点点头,看向众人道:“都是自家孩子,多照顾些!”
“喏!”群臣齐齐躬身。
……
不知不觉中,皇帝的御乘已经进入明德门中。
李世民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李承乾点头,然后亲自过去,将两侧的车帘全部都掀了起来。
朱雀大街两侧,无数百姓跪倒叩首。
有胆大的人稍微抬头,一眼就能够看到太上皇和皇帝两个人。
李世民满意的笑笑,目光稍微瞥了李承乾一眼。
一个赵节李承乾便已经极大的增强了对长安的控制。
偏偏很多人,到现在都没有丝毫察觉。
这一个局啊!
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局。
或许开始的很突然,但是李承乾的手段布置的很快。
对权贵的打击,让天下百姓更加的归心。
尤其是长安百姓,他们看的更加清楚。
底层百姓安定,野心人可以利用的基础便没有了,不管他们要做什么都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至于其他什么整顿年轻人,罚铜,人口,都不过是过程和手段罢了。
对人心的影响和操控才是李承乾做的根本目的。
而且,他的手段看似激进,但实际上,却是丝毫不触及根本。
除了被狠狠收拾的杨豫之,其他人多是次子,有多少人会为了次子和皇帝对抗呢。
只要之后给了好处,什么怨气都会被化解的。
一手大棒,一手甜枣。
在李世民看来,李承乾的帝王之术,已经逐渐的有了模样。
御乘前行,缓缓的进入朱雀门。
两侧的禁军卫士全部单膝跪倒,跪迎太上皇回京。
太上皇还在,便是天下最大的压舱石。
……
甘露殿中,李承乾跽坐在床榻之下,将一把奏本放在皇帝身侧,然后低声说道:“父皇在宫中休养一月,然后去骊山过冬,到了十二月,再前往嵩山封禅。”
“具体的时间定好了吗?”李世民看向李承乾。
“十二月二十三,小年那日。”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封禅结束之后,正好父皇有足够的时间返回长安过新年。”
“洛阳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李世民顺口问道。
“从七月就开始在准备了,不过那个时候正值秋收,很多事情不好大动,如今秋收收尾,正好调用民力。”李承乾神色谨慎,说道:“儿臣马上会将江夏王调过去,调运辽东粮草军械的同时,负责封禅事宜。”
嵩山封禅远比泰山封禅要轻松多了。
近不说,整个礼节的水准都要下降一个层次,朝中的花费也少了许多。
“这一次杨家罚了一万斤的铜,朝廷的压力少了不少吧。”李世民顺口问道。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也都看向了李承乾。
“嗯!”李承乾点头,说道:“是,其实一万斤铜,最多打造出三千贯的开元通宝出来,但朝中其实不缺钱,缺的是将铜钱送出去,而不让百姓手里的铜钱贬值的理由,如今有了杨家的这笔铜,儿臣便能弄出三万贯,乃至十万贯来。”
大唐一年的岁收不过七八百万贯,抛去各种开支,最后能够剩下的,也不过几十万贯而已。
偏偏今年,李世民退位,李承乾登基,一下子免了天下所有百姓的田税和租税,赋税收入直接少了一半。
更别说还有东西开战,奖赏官员。
有了这一万斤铜,只需要好好运作,十万贯钱他也能打的出来。
钱,无非就是信心而已。
“好了,知道你不容易。”李世民笑笑,说道:“去忙吧,朕和你舅舅,还有房相多聊会。”
“是!”李承乾起身,然后拱手道:“儿臣告退。”
倒退了三步,李承乾才转身走出内殿。
武媚娘站在殿中,到了李承乾出来,立刻福身道:“恭送陛下。”
李承乾看都没有看武媚娘一眼,直接从甘露殿走了出去。
武媚娘看着李承乾远去的背影,不由得轻咬下唇。
那一日的事情,难道真的是意外?
……
两仪殿中。
神色平静的李承乾从侧殿步入,最后走到了御榻之上。
面前的御案上,摆着密密麻麻的奏章。
李承乾顺手拿起一本,想了想,他看向侧面的窦知节,问道:“杭州那边的丝绸运的怎样了?”
“启奏陛下!”窦知节上前,低声说道:“国丈已经将丝绸夹杂在贺礼当中送到了洛阳,目前已到九批,剩下的每月三批,年底最后一批,由国丈亲自运送。”
李承乾的岳父,皇后苏淑的父亲苏亶,如今任杭州刺史。
“将今年九月之前丝绸,除了皇庄生产的,其他的全部和绸商结清,剩下三个月的,告诉他们等到明年二月之后,才会结清。”李承乾目光轻轻一抬。
“臣明白。”窦知节点头,说道:“杨家罚铜万斤的事情,臣已经让人在洛阳传开了。”
“还有皇庄里面的秘密……”李承乾的眼神幽微起来。
窦知节没有说话,轻轻拱手。
一阵沉快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通事舍人张大安站在门口,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启禀陛下,监察御史皇甫德参求见。”
“皇甫德参?”李承乾皱了皱眉,说道:“今日不是休沐日吗?”
大唐每五日一休沐,一月休沐六日,遇其他假期,假日更多。
今日正是因为是休沐日,李承乾这才前往终南山,将李世民接回来。
如今在宫中,只有几位宰相在,过一阵太上皇休息,他们也就都回去了。
其他人根本不在。
也不应该在。
“启奏陛下,皇甫德参说有要事禀奏,他说很急。”张大安认真拱手。
“宣!”李承乾微微抬头,张大安立刻拱手告退。
很快,张大安又领着一名身材魁梧的监察御史进入殿中。
“臣监察御史皇甫德参参见陛下,陛下万安。”皇甫德参站定之后,面色严肃的拱手。
“有事说。”李承乾抬起头。
“是!”皇甫德参躬身,说道:“臣今日本在曲江池散心,偶尔听到有儿童在四周奔跑,同时传唱童谣,‘唐传三代,女武代唐,天下安定,五娘子……’”
“好了。”李承乾猛然站了起来,盯着皇甫德参问道:“这事是在曲江池有,还是在其他地方都有?”
“曲江池因为长安东南,但臣察查,在东北,西北,西南,还有四处城门,都有儿童在传唱。”皇甫德参拱手,说道:“臣也是从早年过来的,对于这些谶言自然清楚,但是如今,其他都好,但多了一个‘五娘子’。”
皇甫德参早先是洛阳县尉,如今才一步步升为监察御史。
“五娘子?”李承乾侧身看向一侧的帷帐之后,平静的说道:“丘神勣,你去查,五娘子究竟是谁?”
“喏!”丘神勣从帷帐之后站出,走到皇甫德参身边,低声道:“皇甫御史,一起去吧。”
“喏!”皇甫德参抬头看向皇帝,李承乾轻轻点头。
等到两人的脚步声离开,李承乾才平静下来。
这件事,他处理不了。
得父皇处置。(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