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武媚娘,武顺,姐妹二人(第三更)

    天色初明。

    翠微宫后殿之中,李承乾亲手喂李世民喝药,然后进食。

    最后,他又帮他轻轻擦嘴。

    做完这一切,李承乾才起身,来到了床榻之下,对着李世民跪了下来,叩首道:“父皇,儿臣要回宫去了。”

    李世民靠坐在软靠上,轻轻侧身,看向李承乾,声音苍老的开口:“早跟你说过,以后不要给别人下跪。”

    “是!”李承乾没有争辩,只是乖顺的站了起来。

    李世民一看就知道,日后李承乾一样还会如此。

    他的这个儿子,自从登基之后,反倒比以前更加孝顺了。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此番回京之后,应该做什么,你自己明白吗?”

    “明白。”李承乾拱手,说道:“秋收,如今已经是六月底,夏末了,再过来便是秋日,秋收是天下第一重事。”

    李世民微微点头,问道:“你刚刚登基,租税和地税都免了,还有必要关心秋收吗?”

    “市税和其他杂税未免。”李承乾稍微躬身,继续说道:“百姓手中有余钱了,自然少不了要去市面上买些东西,他们秋收收入的越多,自然对朝廷越有利,同时,也要防止一些地方官,在圣旨之外,还有地税和租税,如此,儿臣少不了要杀几个人。”

    本来,李承乾早就预见到了,即便在他下达圣旨之后,也一定会有人假装没有听到圣旨,或者变相以徭役的手段,来增加赋税。

    如果是换做往前,他说不定会提前告诫,让地方官员禁止类似行径。

    但如今,他没有提前告诫,有的,只有在出事之后的雷霆手段。

    有的时候,告诫是没有人听的,只有鲜血,才能够让人心敬畏。

    同时,只有鲜血,才能让百姓感恩。

    “另外,秋收之后,官府要从百姓手中买粮。”李承乾躬身,继续说道:“今年,辽东和西北都有战事,正好用这个理由,稍微高价一些从百姓手中购买粮食,让粮价不得太低。”

    皇帝免了地税和田税,虽然百姓的负担少了,但是因为市面上可待出售的粮食多了,反而会导致粮食下跌。

    一些地方世家和粮商,甚至会刻意的降低粮价,然后大量收购粮食,然后再到来年灾年的时候,再高价卖给百姓。

    百姓会越来越穷苦,就是这个道理。

    皇帝的恩赐,最后也会被地方世家和贪官污吏所吞噬。

    所以,需要杀人。

    “朕当年也是郑国公细细讲解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李世民点点头,感慨道:“你比朕强,现在这个年纪,便已经明白这其中的蹊跷。”

    “儿臣也是有父皇的言传身教,才能通明这些道理。”李承乾轻轻躬身。

    “呵呵!”李世民轻轻笑笑,点头道:“去吧,朝中的事情,多问你舅舅。”

    “是!”李承乾再度叩首,道:“父皇保重,儿臣四日之后,再来伺候父皇。”

    “去吧。”李世民神色平静下来。

    “儿臣告退!”李承乾这才起身,倒退两步,然后才直接转身,朝殿外走去。

    武媚娘就站在帷帐之侧,她忍不住的轻轻抬头,看向李承乾,然而李承乾却是看都没看她一眼,径直离开了。

    莫名的,武媚娘的心底,升起一股浓烈的失落感,她不知道为什么。

    一瞬间,她的身体忍不住的有些无力。

    但这个时候,她的目光敏锐的捕捉到其他人同时低身福身,这才瞬间回过神来,福身道:“恭送陛下。”

    直到李承乾的脚步声彻底停止,武媚娘才稍微松了口气。

    起身,走到了李世民身边,再度轻轻福身:“圣人!”

    李世民笑笑,目光看向殿外,山野幽幽,他轻声说道:“朕的这个儿子,越来越像朕了。”

    武媚娘不由得一愣。

    这是什么意思。

    ……

    御乘从终南山长道而下,马速轻缓。

    李承乾坐在马车之中,平静的处理着手里的奏本。

    每打开一个奏本,一个地方州县,就在他的脑海大唐地图中呈现出来。

    山川河流,气候地象。

    赋税刑案,人文往来。

    一切都在他的脑海中彻底的清晰起来。

    甚至和其他地方相互勾连,对比,让他对地方更加的清晰。

    就在李承乾阅读奏本的时候,给事中李义府出现在车门口,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人来了。”

    李承乾面色平静的抬头,道:“叫!”

    “喏!”李义府躬身,然后掀开门口,一身青绿色襦裙的武顺出现在车门口。

    坐在一旁的起居郎许敬宗,一时间不知道是该起来离开,还是继续坐着。

    武顺走到车中,对着李承乾低头叩首道:“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说道:“贺兰夫人平身吧。”

    “谢陛下!”武顺这才起身,对着李承乾依旧躬身。

    “坐这边。”李承乾手朝着右侧指了指,武顺看了一眼就在李承乾身侧的地方,她的身体不由得微微有些颤抖。

    要知道,上一次她见李承乾,差一点就在车上被他抓住衣领……

    现在,他已经是皇帝了。

    想到这里,武顺脸上勉强带出一丝笑容,然后走到了李承乾的右侧跽坐下来,然后轻轻躬身道:“陛下!”

    “嗯!”李承乾点点头,神色平静的看着武顺,说道:“贺兰夫人,今日朕叫你来,是有一件事情要拜托你。”

    “请陛下吩咐。”武顺心里莫名的松了口气。

    “你去长乐坊买一栋宅子。”李承乾的话刚一落下,武顺的脸色微微一变,许敬宗的嘴角一抽,只有李义府神色平静。

    李承乾目光平静的说道:“买宅子的钱,由内府给钱,名义上,是朕在宫中赐给武才人的钱,奖励她伺候太上皇尽心尽力。”

    武顺有些疑惑的抬头。

    “应山公夫人在长安的宅子,是杨家的吧。”李承乾低头看向武顺。

    武顺脸色微微一变,躬身道:“是,阿母出身杨氏嫡系,家中兄弟又多高贵,所以住在杨家的宅子里,无妨的。”

    “偶尔带应山公夫人到新宅子转转,告诉她,将来这栋宅子,是武才人以后从宫里出来之后的住所。”李承乾看向武顺,说道:“这样,她才会对你更加亲近一些。”

    “陛下!”武顺一时间有些不明白李承乾要做什么。

    “你可以跟着应山公夫人多出入一些杨氏贵人的门第,可以打着武才人的旗号。”李承乾转头,看到武顺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他冷哼一声:“胡乱想什么,和杨家人关系处好之后,然后好走走长安其他贵人的门厅,有武才人的旗号,便是公主家也可去的。”

    “陛下!”武顺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有些事情,百骑司是不好探听的,但是妇人之间,说话却没有那么多顾忌。”李承乾看向武顺,说道:“你若是能够探听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便送回到长乐坊的宅子里,那里的人会将消息送到宫里的。”

    武顺,李义府,许敬宗,这一刻全部都彻底的听明白了。

    武顺,就是一颗棋子。

    一颗皇帝用来潜伏在长安贵戚夫人家中用来探听消息的棋子。

    “朕初登基,将来行政难免激烈,你帮朕听一听,长安贵戚之间,对朕,对朝廷大策,究竟是怎么说法。”李承乾一句话,将武顺,李义府和许敬宗的想法彻底扭转了过来。

    三人一时间甚至有些惭愧。

    “百骑司会每个月都有薪俸发到你的手里。”李承乾轻轻看向了武顺,武顺下意识的抬头,她的眼中已经忍不住的湿润起来,紧紧的咬着下嘴唇,呼吸也重了起来,几乎快要哭出来。

    “好了,就这样吧,你下去。”李承乾淡淡的开口。

    武顺一愣,就要行礼,这个时候,李承乾转身了看向许敬宗:“你还待着干嘛!”

    许敬宗一愣,这才明白皇帝说的是自己,他赶紧躬身道:“臣告退。”

    “臣告退。”另外一旁的李义府也躬身起身,然后一起退出了御乘。

    一时间,御乘之内,只剩下李承乾和武顺,还有几名站在角落里的宫女和内侍。

    ……

    李承乾对着武顺勾勾手指:“过来。”

    “是!”武顺稍微迟疑,但最后还是温顺的来到了李承乾的身侧,跽坐下来。

    李承乾伸出手指,在武顺白皙的下颚上轻轻划过,最后抚摸到了她的嘴唇边缘,然后一点点的划过。

    不知道为什么,武顺后背感到一阵轻轻地战栗。

    “在长安城中好好的待着,平时和人多交际,知道吗?”李承乾目光抬起,看向了武顺的眼睛。

    “知道了。”武顺喃喃的回道。

    李承乾左手一下子搂住了武顺的腰,一把将她搂进了自己的怀里。

    武顺紧紧的贴在李承乾的身上,一瞬间,她的脸色红晕的可怕。

    “呵呵!”李承乾有些得意的笑了,然后他微微摇头,说道:“好了,朕没有那么急色,等到下一次,下一次再见面,朕就吃了你。”

    “陛下!”武顺的声音已经媚到了极点。

    “好了,你去吧。”李承乾拍了拍她的后腰,然后低声说道:“快回长安城了,赵国公应该会在城外等朕。”

    武顺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赶紧从李承乾身上爬起,稍微福身,这才要从马车上下去。

    “等等!”李承乾平静的抬头,似笑非笑的说道:“用湿毛巾擦擦脸,你的脸太红了。”

    李承乾一句话,武顺的脸红艳欲滴。

    “来人!”李承乾突然淡漠的开口:“传左千牛卫将军李安俨。”

    “喏!”内侍拱手离开。

    武顺下意识的抬头,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平静的点头:之后你们两人联系。

    ……

    李义府和许敬宗骑马跟在马车之侧,他们两个不过是刚刚翻身上马,就看到武顺神色平静的从御乘中下来,随即就看到李安俨快速的登上了马车,之后便是武顺被送走。

    半个时辰后,众人已经回到了长安城明德门。

    长孙无忌已经带着左右金吾卫将军,还有无数的金吾卫在城外等候了。

    李义府和许敬宗同时从马上翻身下马,恭敬的对着长孙无忌行礼道:“司空!”

    长孙无忌平静的点头,从两人中间而过,然后登上御乘。

    两人同时低头。

    无忌与先帝谋取天下,天下服其智;为宰相三十年,天下畏其威;若一旦窃发,陛下遣谁当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