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治+李承乾:皇帝老了!(第二更)

    长安城,春明门外。

    李承乾一身黑底金丝蟒袍,头戴一顶金冠,身披黑色貂裘,目光远远眺望。

    跟在他身侧的,是太子少詹事来济,和太子家令长孙祥。

    淡黄色的马车出现在视线尽头。

    两百骑兵左右护卫,枪槊林立,护送马车直到春明门下。

    城墙上下,无数甲胄齐身的士卒,这一瞬间,全都盯上了这两百骑兵。

    晋王李治的亲卫府兵。

    按制度,亲王麾下可有八百府兵。

    然而这八百府兵,要有人守卫太原的晋王府,有人要守卫长安的晋王府,还有人要守着荆州的荆州都督府,剩下的两百骑兵才是护卫李治回长安的人。

    不,不是两百,是三百。

    李承乾眼底闪过一丝冷嘲。

    李治从荆州返回长安的时候,带了三百骑兵,但是现在出现在李承乾眼前的却只有两百。

    更重要的,是皇帝只允许亲王带不超过三百骑兵入长安。

    当然,越少越好,所以李治带了两百。

    ……

    马车在缓缓的在李承乾面前停下,两侧护卫早已在后方停下。

    车帘掀起,李治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李承乾一瞬间扫过了整个车厢之中,里面只有李治一个人。

    “臣弟晋王治,参见太子殿下。”李治很郑重的拱手。

    李承乾一瞬间,脸上满是笑容,上前抓住李治的手腕,笑着说道:“你我兄弟,不必如此客套,怎样,这一路还好吧!”

    “一路顺畅。”李治满是感激的对着李承乾拱手,说道:“有劳皇兄亲自来接,臣弟惭愧。”

    “应该的。”李承乾叹息一声,说道:“这一年,荆州安定,多亏了稚奴,今年荆州大水,才没有造成多大损失,所以听说你马上到长安,所以孤亲自向父皇请命,来城门亲迎吾弟……稚奴,这一年,你瘦了许多!”

    李治相比于年初离开的时候,的确要瘦了许多,但是也有力了许多。

    “臣弟为父皇和皇兄牧守地方,所有诸事,都是臣弟应该做的。”李治再度对着李承乾躬身,说道:“这一年皇兄治理天下,早起晚睡,辛劳至极,臣弟在荆州亦有所听说,皇兄辛苦了。”

    “都是应该的。”李承乾笑笑,然后搀着李治的胳膊,一边走,一边说道:“走吧,回宫吧,父皇还在万春殿等着呢!”

    “万春殿?”李治脚步不由得一顿。

    “嗯!”李承乾叹息一声,说道:“父皇年前在万春殿召见过玄奘法师,今年在终南山又召见几回,如今回宫之后,亦常常召见私谈,多于万春殿,故而父皇便长居万春殿,不复甘露殿。”

    李治嘴唇微微颤动,想说什么,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皇帝长居万春殿,还常召见玄奘,恐怕是因为皇后当年是用万春殿来宴客的,所以,皇帝是用见玄奘来告慰皇后在天之灵。

    不,皇帝真正告慰的,其实是他自己的心才对。

    今年皇帝居于终南山,唯一的事情,就是废了徐慧。

    然而徐慧的那件事,终究是武媚娘做的手脚,皇帝事后察觉了过来,但已经不想再复立徐慧,所以徐慧常去的甘露殿,他也不去了,就待在万春殿。

    或许是真的在想念皇后,也或许,他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

    但无论如何,这一切都说明,皇帝的年龄大了。

    “走吧。”李承乾走到前方,然后翻身上马。

    李治回过神,也跟着翻身上马,然后两人一起朝皇宫而去。

    ……

    万春殿中,李承乾和李治同时进入殿中。

    李治率先跪倒在地,然后沉沉叩首道:“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寿无疆。”

    李承乾站在一侧,对着帷帐之后的身影,拱手道:“父皇,稚奴回来了。”

    “都平身吧。”帷帐之后,有些苍老的声音传出,随即,身影坐了起来,摆手道:“打开帷帐!”

    “喏!”张阿难站在一侧躬身,微微摆手,帷帐便已经从两侧被拉了开来。

    一身赤黄色坠金纹长袍的皇帝坐了起来,目光有些疲惫的看向李承乾和李治。

    李承乾和李治同时拱手:“父皇!”

    “稚奴回来了。”皇帝温和的目光落在李治身上,有些诧异,又有些怜惜的道:“你怎么变瘦了啊!”

    “父皇!”李治突然一下子跪了下来,看着长榻之后的问题,泪水不自禁的流了下来:“父皇,你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李世民突然一愣,转头看向李承乾,问道:“朕有什么问题吗?”

    李承乾拱手,笑着说道:“父皇身体安康,估计是睡的乏了,不是很清醒,所以稚奴看到,一时有些诧异。”

    李世民眉头一挑,随即醒悟的说道:“原来稚奴一年不见朕,觉得朕老了许多。”

    “儿臣不敢。”李治立刻叩首,说道:“儿臣只是觉得不能够在父皇身边伺候,心里实在有愧。”

    皇帝轻轻笑了,摆摆手说道:“好了,知道你有孝心,起来吧。”

    “喏!”李治这才缓缓起身,眼角的泪水也轻轻抹去。

    “说正事吧。”皇帝的神色认真起来,看向李治说道:“你今年在荆州之事,朕看来所行甚善,尤其是夷陵之事,长江从巴蜀汹涌而出,你能够及时转移百姓,安置地方,是为最佳。”

    “儿臣多谢父皇赞许。”李治躬身,说道:“一切都是父皇教诲,儿臣不过是履而行之罢了。”

    “朕的话,你能听进去就好,好了,去立政殿看看兕子吧。”皇帝笑笑,说道:“去年因为朕身体不好,她的婚事就没有提上日期,今年朕的身体不错,明年的时候,给她选个好人家,然后出嫁吧。”

    “是!”李承乾和李治同时拱手。

    “你们两兄弟也好好看看,家世,品行,为人方面多替朕考察一些。”皇帝微微抬手。

    “儿臣领旨。”李承乾和李治再度躬身,然后同时说道:“儿臣告退。”

    皇帝轻轻摆手,李承乾和李治这才缓缓的退出了殿中。

    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皇帝温和的神色之中,带着一丝淡漠。

    ……

    李治站在立政殿侧,看着刚刚走入万春殿的李象和武媚娘,他忍不住看向李承乾,问道:“皇兄,象儿如今还是日日跟在父皇身边吗?”

    “算是吧。”李承乾稍微侧头,说道:“父皇每五日让象儿回东宫一天,而且孤每日请安,也能够见到象儿。”

    “原来如此。”李治点点头,眼神闪烁。

    李象就是皇帝用来钳制太子的棋子。

    这一点李治早就已经看清。

    李泰和李治在的时候,皇帝用李泰和李治来制衡太子。

    如今,皇帝一样在用李象来制衡太子。

    不要以为李象是太子的儿子,就不能制衡他,只不过这种制衡效果相对比较弱而已。

    但是太子如果真的敢做什么过分的事情,皇帝一样可以废了太子立皇太孙。

    甚至在一些时候,皇帝可以悄无声息的赐死太子。

    当然,这是极度极端的时候而已。

    皇帝让李象时刻跟在身边,就是告诉太子,他还有别的选择,同时也是在警告群臣,不要乱来。

    还有李治,皇帝也是在警告李治,不要对太子下手,不然太子就算是没了,他还有皇太孙。

    自然,这些都是局面彻底失控之下的结果。

    他的父皇是何等英明神武之人,所有人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没有人敢起异心。

    李治虽然知道他的皇兄是野心之辈,但是也这几年监国,也的确没有见他的皇兄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可见他父皇对朝局的掌控之强。

    自然,也可能有他的父皇身体不好,今日看起来还有些硬朗,但身体的疲惫却也是清晰无比的。

    李治迈步进入立政殿,看着对面他疼爱的妹妹晋阳公主朝他扑了过来,他心里却是在想别的。

    如果皇帝将朝政完全交由太子处置,那么说不得皇帝还能多活两年,可如果,皇帝还死抓着权力不放,那么很难说他能够支撑几年了。

    几年。

    李治看着放开晋阳公主,上下打量着她的同时,目光也不由得看向了身边的太子。

    李承乾只是淡笑着看着这一幕。

    ……

    “稚奴回长安了。”李承乾站在崇教殿门口,看着远处灯火璀璨的长安城。

    “殿下!”徐安站在一侧,认真拱手。

    李承乾没有回头,淡淡的开口:“传令下去,盯住晋王府的所有一举一动。”

    “喏!”徐安立刻拱手。

    “稚奴这一年去了荆州,内外拉拢了不少人,手下也有太多陌生的人了。”李承乾轻叹一声,看向长安城的上空,轻声说道:“若孤是稚奴,那么在自己抵达长安之前,就会让自己手下的人,先一步在长安城中潜藏起来。”

    徐安神色严肃起来。

    “还是之前的老办法,盯地方不盯人,特别注意那些带着荆州口音的外地人。”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多花点时间,哪怕用的时间长些,也要将稚奴手下的所有人都挖出来。”

    “是!”徐安立刻拱手。

    李承乾摆摆手,徐安躬身后退,离开殿中。

    李承乾的目光,看向了朱雀门的方向。

    李治回长安路,他的父皇应该也快有动作了。

    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

    今年的事情有些不对。

    他的父皇在终南山休养一年,身体比预想当中的要好的多。

    但是回到皇宫之后,皇帝依旧选择将权力交给李承乾。

    绝大多数的政事依旧是李承乾在处置,皇帝除了参加大朝,召见群臣的次数也不多。

    若不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每日都和李承乾一起去万春殿向皇帝请安,不然,朝臣们恐怕都会以为,他李承乾将皇帝给软禁了呢。

    可即便是如此,朝中也还有不少的风言风语。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承乾行事异常的谨慎细致,他不敢让皇帝抓住自己任何一点错处。

    年中的时候,王仁祐突然从雍州司马调任松州刺史,着实让李承乾惊了。

    虽然说他早有准备,但是皇帝如同他预想的那样,在换掉了于志宁的雍州长史之后,也换掉了王仁祐的雍州司马。

    这等于李承乾在雍州可供介入的点彻底没有了。

    值得幸运的是新任雍州司马贾敦实性情清正,和雍州长史张形成一样,没有任何刻意针对东宫的地方,这才让李承乾逐渐放心下来。

    可问题也就来了,皇帝都如此了,为何还不收回权力?

    李承乾微微摇头,皇帝心中必然有所算计,他只是一时看不透罢了。

    不过现在,李治回来了。

    李承乾轻轻冷笑。

    李治和武媚娘早晚勾连到一起,到时候……

    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现在他需要做的,应该是收敛爪牙,示敌以弱。

    让李治骄纵一些,然后拉拢更多的人。

    他这个太子,如今的情况,即便是皇帝想要废他也很难,李治想要代替他,只有另辟蹊径。

    真到了那个时候……

    李承乾的目光微微扫向了万春殿的方向。

    他的心绪彻底的平静了下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