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父慈子孝(第二更)

    “殿下,陛下刚刚将武昌郡公叫过去了。”长孙祥进入偏殿,对着里面正要休息的李承乾躬身禀奏。

    武昌郡公,右卫将军李君羡,护卫李承乾和李治北上,他为主管。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稚奴突然北上,最连累的便是武昌郡公了,孤有些担心,武昌郡公不会在父皇面前说稚奴什么好话的。”

    “是晋王太不晓事,太胆大妄为。”长孙祥的神色也很不好看,关键是他之前虽然知道李治有争储之心,但是他和李承乾之间的过手中间都隔着好几次,但像这一次这样直接下毒,还是第一次。

    而真正要害的,还是李治进入行宫之后。

    虽然李承乾进入行宫的时候,李治是在为皇帝吸吮脓疮,但在此之前呢,他在皇帝面前又说了什么。

    每每想到这一点,长孙祥就感到一阵浑身寒冷。

    同时,他也对李承乾感到一阵阵的佩服。

    李治明显是要借着替皇帝吸吮脓疮来获取皇帝的好感。

    邓通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邓通通过替汉文帝吸吮脓疮,在汉文帝在世时,不知道获得了多少的帝宠爱,便是时为太子的汉景帝也丝毫奈何不了他。

    李治如果真的以此获得了皇帝的恩宠,长孙祥都能想到,原本安稳的朝堂会再次动荡起来。

    李治也就再度获得了和太子争储的基础。

    但可惜,他失败了。

    好在,他失败了。

    太子应变极佳了。

    看着长孙祥脸上的神色,李承乾轻轻笑笑,他的笑容随即收敛,然后说道:“此事看父皇如何处置吧,孤有些担心的是武昌郡公会将此事在军中诸将那里说开……”

    “殿下,此事怕是如今已经传开了。”长孙祥忍不住的摇头。

    太子从长安赶来,这本身就是极大的事情。

    更别说如今的军中,有不少人在东宫有兼职,甚至是和东宫有关的。

    比如李勣,他依旧是太子左卫率;李大亮,他是太子右卫率;李道宗,他的女婿在东宫任太子千牛副率;薛万彻,他弟弟薛万备是太子右卫率郎将。

    此外还有杨务廉率领的一干将作监的官员。

    其他刘祥道,高审行等家中和东宫有关联的人亦有不少。

    那些外族将领对太子的观感也很好。

    这些人对太子的到来更加关注。

    晋王试图争储的行为太明显,恐怕李君羡将事情透露出三言两语,就会有人将事情添油加醋的传到所有军中将领那里。

    有侯君集和张亮的前车之鉴,军中将来都会离的李治远远的。

    甚至其中不少将领还会因为李治利用皇帝而厌恶他。

    这一切还是在李治的胡乱作为对皇帝身体的伤害一事,没有被外人所知之前……

    李承乾收回思绪,轻叹一声,说道:“算了,都别管了。”

    “是!”长孙祥拱手。

    “邢州驿丞的事情。”李承乾抬头,说道:“父皇虽然说了人交给孤处置,但是就这么将人杀了也不妥当,这样吧,将人送到将作监。

    告诉杨务廉,将人用来打造军械吧,别死了,孤要用他打造一辈子的军械。”

    长孙祥眉头一挑,随即拱手道:“喏!”

    “还有那两名侍女。”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算了,她们先安置起来,其他的回到长安再说。”

    “殿下,要不要再问一问。”长孙祥有些诧异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查查也好,将她们的底细全都查出来。”李承乾说完,微微抬手道:“好了,就如此吧。”

    “是!”长孙祥松了口气,拱手道:“臣告退!”

    ……

    殿中已经一片黑暗。

    李承乾躺在床榻上,轻声叹道:“可惜了!”

    是真的可惜了。

    他原本想要将这两个女人送到皇帝身边的。

    这两个女人和李承乾没有关系,她们不是李承乾的人,是邢州驿丞找来的罪女。

    而且,这两个人姓齐。

    没错,就是义丰齐氏的女子。

    是齐知玄的族中姐妹。

    这两个女人是邢州驿丞找的,那么便可以算作是清河赵氏找的,也就是李治找的。

    这两个女人真要是被送到皇帝身边,将来出了什么事情,都是李治的责任。

    毕竟李承乾从来也没有真正的接触过这两个女人。

    当然,李治可以通过这两个女人,来稳固在皇帝身边的位置。

    但是,只要这两个女人开口,皇帝恐怕立刻就会反应过来,赐死这两人,顺带牵连到李治身上。

    这两个女人也可能不管李治,反而是希望从皇帝身上来拯救她们自己的族人。

    不过义丰齐氏而已,还有几人。

    但李承乾真正希望的,是她们做点别的……

    可惜了,皇帝没要这两个女人。

    李承乾轻轻的摇摇头,感慨一声。

    算了,本身就是一招可能性不大的棋子。

    李承乾转头看向侧畔,低声说道:“我们的人现在在哪里?”

    帷帐之后,有人影轻轻躬身,说道:“回殿下,照殿下之令,他们已经去了太原。”

    “如此便好。”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眼神微微的眯了起来。

    皇帝之前并没有深究驿丞背后的意思,也就是不会追究清河赵氏,不追究清河赵氏,也就是不会追究李治。

    这看起来是对李治的一种爱护,但是李承乾却从中嗅到了一股不一样的味道。

    这两年来,李治的种种作为,已经足够让皇帝对他失望了。

    尤其是如今李承乾的种种手段之下,朝中文武倾向于李治的少之又少。

    李治即便是成了太子,他也没有任何治理天下的基础。

    皇帝强行立了他,最后的结果只会是天下大乱。

    李承乾只要自己不犯错,那么他的太子之位将会更加的稳固。

    李治。

    李承乾微微摇头,现在这种时候,反而不能让李治回地方了。

    他越是留在皇帝身边,就越会扎眼,越会让群臣不满。

    皇帝不是杨坚,群臣也不是杨坚手下的那批人。

    尤其还有舅舅在。

    至于并州,李承乾轻轻冷笑,太原有太多他的人了。

    和洛阳一样。

    心中有了计较,李承乾微微闭上了眼睛。

    帷帐之后也是一片安静。

    ……

    清晨,晨光照亮了整个行宫。

    李治叩首在蒲团上,身后披着披风,冬夜之下,他早已经困乏难耐的睡了过去。

    一阵清脆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李治猝然惊醒,猛然抬头看向后方。

    一张黑色的氅衣出现在眼前,随即盖在了他的身上。

    氅衣落下,李治一眼就看到了一身明黄色蟒袍的李承乾出现在身后,他一时间愣了。

    李承乾神色关切的将氅衣盖在李治身上,然后轻声说道:“稚奴,天亮了,一夜了,你就算有再大的过错,跪了一夜也足够了,好了,该回去休息了,不然就真的要生出病来了。”

    “皇……皇兄!”李治的声音莫名的有些沙哑。

    李承乾眉头一皱,伸手摸向了李治的额头,然后抬头,看向侧畔的内侍道:“晋王有些低烧,还不赶紧扶晋王下去休息。”

    一旁的内侍吓了一跳,如果李治真的病了,皇帝少不了要怪罪他们这些昨夜在殿外值夜的人。

    所以,立刻内侍就指挥两名禁卫,将李治搀扶了起来。

    李治刚要挣扎,李承乾就伸手按住了他,严肃的说道:“稚奴,休要胡乱,你难道真的要生出病来,让父皇不安吗?”

    李治顿时一顿。

    就在这个时候,李承乾稍微让开身子,李治这才看清楚,两侧已经有无数的群臣在持笏肃立,一副要上朝的模样。

    而刚刚那一幕,他们全部都看在了眼里。

    李治的呼吸一瞬间几乎都停止了下来。

    “将晋王带下去吧。”李承乾看了李治一眼,摇摇头,长叹一声,这才从袖子里面取出玉笏,朝着群臣左上走去。

    李治任由禁卫将自己带下,终于他忍不住的回头,就看到李承乾已经带着群臣一起进入了殿中。

    看着无数群臣的背影,李治莫名的有一种什么东西已经飞速的离自己远去的感觉。

    他使劲的摇摇头,瞬间就将这种感觉掐灭。

    低下头,再度思索起来。

    ……

    殿中,皇帝已经坐在了御榻之上,神色健壮。

    群臣看到这一幕都不由得感到一阵欣喜,只有李承乾和还有长孙无忌两人的脸上带出一丝担忧。

    皇帝身上的脓疮虽然暂时的没了,但是感染却已经悄无声息的渗入了他的体内。

    他如今神色看起来好看,但将来,病痛反噬起来,将会更加的汹涌。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群臣齐齐躬身。

    李世民满意的看着群臣,点头说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群臣齐齐拱手起身。

    皇帝笑笑,然后说道:“昨日太子赶来定州,朕甚是欣喜,不过总是需要先处理朝政的。”

    群臣微微躬身,目光忍不住的扫了李承乾一眼。

    不少敏感的人,其实之前就看了出来,皇帝对太子实际上是有一些担心的。

    毕竟皇帝去朝两年,太子在长安城监国两年,谁知道这两年间长安的人心如何。

    尤其如今他们是知道皇帝身体不适的,一旦太子有什么别的心思,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但好在,太子接到圣旨之后,没有丝毫犹豫就直接来到了定州。

    这本身是一件极为值得称道的事情,但偏偏碰上了晋王乱来。

    好在一切终究是顺利结束了。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神色平静的问道:“太子,你先说说吧,长安诸事,如今如何了?”

    长孙无忌,刘洎,褚遂良,李勣,李道宗,李大亮,张士贵,阎立德,阎立本,姜行本,薛元敬,许敬宗等人,一时间全部都看向李承乾。

    皇帝不在这两年,太子对天下治理究竟如何?(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