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洛州都督丘行恭(第二更)

    大地苍茫,银装素裹。

    清晨,李承乾在用过早膳之后,这才离开了驿站。

    刚走到驿站门口,对面十几匹高头大马已经快速而来。

    一旁的长孙祥微微摆手,四周的侍卫已经悄然警戒起来。

    一名绿色官袍、面色冷沉的中年官员看到门口的李承乾,猛然竖起左臂,下一刻,所有的高头大马已经同时停下。

    随即,那名中年官员快速的翻身下马,独自一人快步来到李承乾身前,然后认真拱手道:“臣,安州司户参军武元爽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看着武元爽,光是从面相上看,就知道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好相处的人。

    但也仅此而已,武元爽在公事上并没有任何做的不妥当的地方,甚至很多地方做的很好,

    不然他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从门荫的九品小官,升到如今六品的位置。

    毕竟他不过是武士彟的次子而已。

    反而是他的大哥武元庆,虽然继承了应国公的爵位,但也不过是五品的尚衣奉御。

    “免礼吧。”李承乾看着武元爽,神色平静的问道:“卿如今为何在洛阳?”

    “回殿下,臣奉令押送一批粮草到洛阳。”武元爽看了驿站一眼,然后拱手说道:“臣妹昨夜未曾归返,所以今日前来找寻。”

    “哦,原来如此。”李承乾点点头,目光深深的看了武元爽一眼。

    武元爽和武元庆兄弟,和武顺、武媚姐妹的关系一般,因为她们三姐妹的母亲是续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当年的这桩婚事并不是武家的人主动,是杨家的人做主将杨氏嫁给武士彟。

    武士彟在前隋时,曾经得罪过杨素,是杨雄保下他的,所以后来杨家嫁女给他做续弦的时候,他虽然犹豫,但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这些事情放在刚刚丧母没有多久的武氏兄弟的身上,就有些难以接受了。

    自然不会对杨氏多好。

    武士彟贞观九年死的,他们立刻就和杨氏分家,最后杨氏带着大批财货离开了武家。

    当然,苛待是不至于的。

    杨氏出身弘农杨氏,她的两个堂兄,杨恭仁和杨师道都是大唐宰相,武氏自从武士彟死后,如何还敢得罪杨家。

    但谁能想到,贞观十年,皇帝竟然将武媚娘纳入后宫,封为才人。

    这下子,武氏兄弟就坐腊了,只能和杨氏重新弥补关系,但杨氏根本不理他们,依旧留在长安杨家。

    这样武氏兄弟只能够从武顺和他们三妹身上打主意,武顺样貌清冷,但性格柔婉,而她们三妹又是嫁了太原郭家,所以兄妹们就又恢复了关系,不过也仅仅是恢复了关系,并不是太亲近。

    但偏偏几个月前,杨家的外孙女成了晋王妃,而晋王又坐镇太原,这逼的他们兄弟不得不再度和武顺姐妹走近。

    至于贺兰越石的事情,虽然仕途受阻,但终究没有被直接牵连。

    郭家子的事情,他们就爱莫能助了。

    李承乾的脑海中平静的流过武元爽的所有消息,淡淡的说道:“他们昨夜被拦在了雪地当中,然后不得不折返,卿自可去找。”

    “谢殿下!”武元爽低头拱手。

    “对了,孤在龙门的事情,不要传出去,孤还要在这边为父皇祈福两日。”说完,李承乾微微点头,然后骑马朝山上而去,四周百余名千牛卫护送而去。

    等到李承乾一行人彻底的消失在驿站,武元爽这才松了口气,然后进入院中去找武顺。

    ……

    夕阳黄昏,雪地之上已经被扫开了一条道路。

    李承乾一行人从龙门而回,长街上,金吾卫已经清理道路。

    端门之前,房玄龄和丘行恭得到消息,赶紧前来迎接。

    随同的还有洛州长史萧钧,洛州司马赵仲坚。

    “臣等参见殿下,殿下辛苦。”一行人齐齐拱手。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为父皇,还有军中将士祈福之事,乃是孤应当做的。对了,房相,洛阳诸事如何了,后日就要启程回长安了。”

    “回殿下,一切妥当。”房玄龄立刻拱手。

    “很好,诸事辛苦了。”李承乾点点头,然后看向丘行恭,说道:“天水郡公,如今已经十一月了,马上年底了,洛阳之事要多多准备。”

    洛阳一下子少了几千的壮丁,影响会在方方面面逐渐的展开,如果不能提前准备,是要出问题的。

    “臣明白。”丘行恭立刻拱手。

    李承乾稍微放松,然后看向房玄龄,说道:“房相,这两日,多亏伊阙门的军士护卫,一会儿孤从东宫拨一笔钱,让人在洛阳城中采买一批酒肉送过去犒劳吧。”

    “是!”房玄龄眉头一挑,认真拱手。

    丘行恭站在一侧,有些不解的问道:“殿下,为何不直接从府库当中拨一批酒肉出去?”

    李承乾笑了,看向丘行恭解释说道:“郡公还不如直接说,孤为什么不直接拨一笔钱给军中将士。”

    “臣不敢。”丘行恭立刻低头,太子赏钱给军中士卒,这是犯忌讳的。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不必紧张,孤之所以不直接拨钱,便是因为这些钱一旦到了军中,军中的将领首先会剥一层,落入士卒手中的更少,换成酒肉,自然就全落在士卒身上。”

    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当然,酒肉这东西,士卒们最多高兴一夜,远不如银钱让他们更开心,但孤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士卒更开心,而是百姓。”

    “这笔钱先落入百姓手中,百姓有了收入,自然开心,士卒的高兴少一些,是因为他们分了一半给了百姓。”房玄龄在一旁解释,然后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殿下这些年的治国之术,越发的炉火纯青了。”

    李承乾笑着摆手,说道:“孤不过是在向父皇学习而已,郡公,你如今不再是军中将领了,是洛州都督,很多事情,都需要调整过来。”

    说到最后,李承乾已经神色认真起来。

    “喏!”丘行恭有些勉强的笑笑,你让他进行粮草和军需的调度,他勉强还能做的过来,你让他真的细细去治理地方,是真有些难为他了。

    看到丘行恭的模样,李承乾轻叹一声,道:“郡公,所谓的治理地方,不过是治理民心罢了,相比军心,民心要更加的柔软,更加的脆弱,以前在军中的时候,七分强硬,三分软弱,但现在治理民心,三分强硬都嫌多,得一分强硬,九分软弱。”

    “是!”丘行恭缓缓的点头,他有些明白了过来。

    “孤再给你出个主意。”李承乾转身看向身后的洛阳城,说道:“孤今日回城时,看到不少大的庄园当中有不少的冬枣,冬桃,冬梨一样的水果,这些东西对于大家族来讲不过寻常,但若是能够将他们集中卖到城中,哪怕不用卖的太多,只需要让洛阳百姓知道有人在卖,而且卖的价格不高,便足够让人心雀跃了。”

    “是!”丘行恭思索着拱手。

    “殿下!”一旁的萧钧拱手,说道:“但这些水果价值怕是不低,百姓吃不了多少的。”

    李承乾满意的看了自己的前太子中舍人一眼,点头道:“话是如此说不假,但买东西,有的时候,是不需要用高价的,如今特殊时刻,若是有人愿意奉献什么,协助官府稳定的地方民心,将来父皇东征归来,请奏父皇功勋奖赏便是。”

    “这样怕是就没有人不愿意了。”房玄龄站在一侧点头,笑着说道:“为了稳定民心,这些东西,陛下是愿意接受的。”

    “喏!”丘行恭有些疑惑的看了李承乾和房玄龄一眼,似乎在太子和房相的言辞之外,还有一丝很隐晦的东西。

    “好了,诸卿都回去歇息,孤也回宫了。”李承乾对着众人平静点点头。

    “恭送殿下!”众人齐齐拱手。

    李承乾转身,带着东宫的诸人返回了宫中。

    房玄龄对着丘行恭拱手,说道:“天水郡公,本相告辞了。”

    “国公慢走!”丘行恭跟着拱手,然后目送房玄龄离开。

    等到房玄龄彻底消失,丘行恭这才转身看向萧钧问道:“长史,太子所言,是不是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手段?”

    萧钧看了四周一眼,然后低声说道:“能好言好说劝解的,自然就不必乱来,但有些人实在没法说好话,他们该用些手段,就用些手段。

    殿下曾经说过一句话,不要总是想着苦一苦百姓,有时苦一苦权贵也是可以的。”

    丘行恭缓缓的点头,他已经明白该怎么做一个地方都督了。

    ……

    崇教殿中,灯烛昏暗。

    李承乾坐在主榻之上,徐安小心的拱手道:“殿下,人已经回去了。”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不要再盯武顺了,也不要盯着武元爽了,现在就派人回京,提前盯着武元庆。”

    “喏!”徐安拱手领命。

    “还有,关于明年朝廷用士子的消息慢慢的放出去,从武家周围放出去。”李承乾轻轻敲敲桌案。

    “喏!”

    “另外,将太原郭氏的事情告诉王家,让他们盯着点。”李承乾抬头,轻声说道:“想来用不了多久,稚奴就能够知道武家和郭家的事情了。”

    “是!”徐安神色严肃起来,他知道,晋王一直在派人盯着太子。

    “让云家的人动动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不错,请把《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