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宋国的目的之后,耶律元恨不得马上扭头就走。
等回到家里,和陛下商量好了对策之后,然后再过来。
可是,这显然不可能。
而他自己,则实在是无力去做这个决定。
因为一旦他选错了,付出代价的,将是整个辽国。
于是,他便只能惴惴不安地随着宋明往前走。
等到了班荆馆之后,宋明安排他们住下,然后礼部官员过来与他谈了一些进宫面圣的程序性问题。
然后,就离开了。
之后的每一天,礼部的官员们都会来一趟,但压根儿不与他谈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期间他曾经表示过,想出去看看汴京的风物,礼部官员连个磕绊都没打,就立马给他安排。
但当他表示想见见大元帅岳飞之时,礼部的官员直接一口回绝。
即便他退而求其次,表示想见见宋国的其他官员之时,礼部官员也总是推三阻四。
无奈之下,他便想着私下里见见。
可是,没一个人赴约。
宋国官员的这种表现,让耶律元的内心更加的不安。
终于,到了第七天之时,礼部官员来告诉他,可以进宫面圣了。
到了大殿里面,他一眼就从满殿的文武官员里面认出了岳飞。
但是,岳飞压根儿没回头看他一眼。
不仅是岳飞,其他官员对于他的到来,表现得也是极其淡定,连个向他打招呼的人都没有。
大臣们的这种表现,让他心里再次一沉。
但此时也已经容不得他多想了,快走几步他就到了殿前。
“辽国耶律元拜见大宋皇帝陛下!
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听到刘禅的话之后,耶律元一边起身,一边偷偷打量起了刘禅。
看到刘禅的一瞬间,他就觉得宋国这皇帝挺和善。
而且他来宋国的这一路上,也已经多方打听了。
宋国这皇帝不仅是看着和善,做事也是相当的仁慈。
除了喜欢把一个叫万俟卨的官员叉出去之外,对其他人还是相当的不错的。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无论你跟他说什么,他都会耐心地听你说。
哪怕你说的是骂他的话,他也会认真地听你说。
甚至,你就算把涂抹喷到他脸上,他也不会生气。
当然了,听你说归听你说,是不是按你说的办,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而这个照不照办的标准,就取决于你的想法岳飞认不认同。
他这一路上,曾经听无数个百姓总结过宋国官场的生存之道。
只要你的想法跟岳飞一致,那皇帝绝对比你儿子还听话。
但要是你的想法跟岳飞不一致,那就对不起了。
官家这人啊,主打一个认真听讲,坚决不办。
一想到这里,他就扭头看向了岳飞。
他想看看,岳飞对于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这样他好决定等会儿怎么说。
但是,看了老半天,却啥也没看出来。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心里刚冒出来这个想法,就听刘禅问道;
“辽使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啊?”
听到刘禅问话,耶律元赶紧收起了心里乱七八糟的想法。
“回陛下,本使此次前来贵国,是想与陛下您谈一谈两国之间的贸易。”
“哦?
我们两国的贸易,不是一直进行得很正常吗?
难道是贵国对我们大宋有何不满之处?”
刘禅这么一问,耶律元赶紧摆手道:
“陛下您误会了!
我们对于和贵国之间的贸易非常满意。
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因为地理的关系,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目前全部都要过境西夏。
有了西夏从中间多征的一次税之后,我们辽国的很多物产到了贵国之后,价格便不可避免地上涨了几成。
我们陛下以为,如此贸易的方法,不利于贵国的百姓用来我们大辽原来质优价廉的产品。
所以,才派本使前来,想和贵国商议一番,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耶律元这么一说,刘禅马上一脸认同的说道:
“贵使说得有道理啊,你们的葡萄美酒还有夜光杯,我们大宋的官员和百姓们都异常地喜欢。
就算朕闲暇之时,也忍不住会多饮几杯。”
刘禅说到这里,耶律元立刻一脸惊喜的说道;
“陛下您能喜欢我们大辽所产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真是我大辽的无上荣幸。
我们陛下此次也特意命本使带来了今年新产的葡萄美酒,以及皇室工匠新制的一套夜光酒具献上陛下,希望陛下您能喜欢!”
耶律元这么一说,刘禅马上就一脸喜色地说道:
“真的吗?”
惊喜过后,他又一脸矜持地说道:
“既然是你们陛下的心意,那朕就却之不恭了。
等你回国之后,务必代朕向你们的陛下表示谢意。”
看到刘禅一脸矜持的样子,耶律元心里不由地涌起一阵喜意。
当他从宋明嘴里听到这个皇帝主动减了皇室的开支之时,他心里是相当沉重的。
因为这意味着这个皇帝,必然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
这同时也意味着,这样的人不好打交道。
但此时刘禅的表现,却让他发现了一个缺口。
这皇帝好酒!
这可太好了!
只要有喜欢,那就有应对的办法。
想到这里,他马上热情地回道:
“陛下放心,您的交代本使一定替你传达。
而且,本使回去之后还将向我们陛下禀报。
以后每年新出的葡萄酒,都会派专人送来贵国,请陛下您品鉴。”
他这么一说,刘禅的表情马上就显得更加矜持了。
“哎呀,这......这让朕怎么好意思呢?”
看着刘禅矜持外表下掩饰不住的狂喜,耶律元更是心中大定。
“陛下您太客气了!
贵我两国本就是兄弟之国,只可惜我们先帝西狩之后,因为地理的阻隔,两国的来往才相对少了一些。
如今有些美酒为媒,正是贵我两国再续友谊的大好时机啊。”
他这么一说,刘禅马上赞同地点了点头。
然后,他才像是突然想起了正事一般地问道;
“贵使说得对极了!
此时正是我们两国再续友谊之时。
只是不知,贵国打算如何与我大宋再续友谊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