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赶尽杀绝

    午后,蒋庆之一人坐在船头,身后是形影不离,仗刀而立的孙重楼。此刻盛夏,海上阳光炽热,郑源不敢开口相劝,徐渭叹息一声,走了过去。

    “伯爷,那女子被倭寇掳走两年,归乡后也会被人诟病,乃至于排斥,生不如死。”

    “你想说她的死是解脱?”

    “是。”

    “我知。”蒋庆之拿出药烟,“我在想,为何每相隔数百年,这个中原便会经历一次浩劫。为何大明看似如日中天,依旧有百姓被异族屠戮凌辱,这一切,谁之过?”

    “算下来,浙江文武之过。”

    “朝中衮衮诸公无过?”蒋庆之讥诮的道:“在他们眼中,争权夺利才是本职,至于那些小民……罢了,我有些愤世嫉俗了。”

    徐渭坐下,摸出腌蚕豆,“倭寇为祸多年,蒙元时也无可奈何。再有,大明疆域太大,总有看顾不周之处。譬如说交趾与缅甸那边,不时也有越境袭扰的消息,边民死伤也不少。伯爷,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一切,急不来。”

    蒋庆之默然。

    “另外,今日伯爷突然动手,周望必然会弹劾伯爷。”

    “我不在乎这个。”蒋庆之轻蔑的道:“再说了,我晾他也不敢!”

    徐渭叹道:“他会拿此事与伯爷做交易,寻求伯爷在水师之事上放自己一马,乃至于索要好处。”

    “比如说把林夕弄走?”

    “是。严党经营浙江许久,就被卡在了林夕这里。”

    “能让严嵩父子不满的事儿,我做!”蒋庆之笑了笑,“老徐,有句话我想说许久了。”

    “在下洗耳恭听!”

    “先说个故事吧!”蒋庆之说:“曾有人经过海边,正好遇到退潮,海滩上许多鱼儿被潮水冲上岸来,却未能跟着潮水退回去,便在海滩上的小水洼中挣扎。”

    蒋庆之吸了口药烟,阳光炽热,晒的他眯着眼,“那人见一个孩子在拼命的把那些鱼儿拾起来丢进海里,便过去说,孩子,这里少说几百条鱼儿,你救不过来。孩子说,我知道。那人好奇问,那你还扔它们作甚?谁在乎呢?”

    徐渭微笑听着,却心不在焉,脑子里在想如何与周望勾兑一番。毕竟差点被一刀斩首,事儿不小。

    好歹把老板的莽撞掩盖下去。

    否则京师那些蠢货会借此发难。

    蒋庆之下一步的动作太大,需要朝中支持。这时候朋友越多越好。

    “那孩子捡起一条鱼儿,奋力扔进海中,说,它在乎!他奔跑着,捡起一条一条的鱼儿扔进海中,它在乎,它在乎……”

    徐渭一怔。

    “那个女子,那些被异族凌辱、杀戮的百姓,他们在乎!”蒋庆之吸了口药烟,“在肉食者眼中只是一串数目的他们,在乎!”

    蒋庆之起身,“老徐,我骨子里只是个市井小民。我知晓底层百姓的心思……”

    蒋庆之不想说什么: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他觉得太特么鸡汤了。

    “人不能总是以大局为重为由,无视那些底层百姓的境遇。我想用此事给朝中君臣提个醒,顺带,给这个大明立个规矩。”

    “什么规矩?”徐渭起身拍拍屁股。

    “前汉时张汤上疏武帝,说: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蒋庆之抖抖烟灰,“多年过去了,这个中原,这些后世儿孙忘却了先人的武勇,忘记了先人的睚眦必报……我想给他们立个规矩,对外的规矩。”

    蒋庆之回身,不知何时,身后站满了人。

    他一字一吐的道:“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众人心中一凛,陈铮喃喃道:“大明是礼仪之邦呐!你这……是了,前汉宣帝时,太子被儒生教导,性子柔弱,一次劝谏宣帝,惹得宣帝大怒,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陈铮茫然道:“十世之仇,尤可报也。我汉儿当有仇必报。这是先贤的话。可中原何时变成了这等模样?是谁之过?”

    “是儒!”林夕轻声道:“宣帝后面还有几句,陈公为何不说?”

    “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陈铮苦笑,“是我儒家吗?”

    林夕一怔,“陈公,这话本官不敢苟同……”

    “哎!”陈铮叹息,“老夫致仕在家多年,友人往来,书信往来,但凡提及当下局势,虽不说盛世,却也太平。

    那些人自夸朝中诸君颇为得力,老夫信以为真。

    此次跟着长威伯一路南下,老夫觉着他太过操切,恍若慢一步这个大明便会坠入深渊,无法自拔。年轻人,总是这般立功心切……老夫给那些人的书信中如此调侃长威伯。可此刻,老夫……”

    陈铮看着被船舱阴影遮蔽住的女子尸骸,“老夫的孙女儿也如她一般大,却娇憨不知事,整日养尊处优。同是女子,为何她沦落如此?

    长威伯问是谁之过。老夫无言以对。这半日老夫想了许久,此事换做是汉唐会如何?”

    林夕也是饱学之士,闻言几乎没有思索,“汉唐会起兵报复,不死不休。”

    “那么,为何大明无动于衷?”陈铮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仿佛是在纠结着什么。

    “倭寇为祸东南多年,老夫当年跟随陛下与杨廷和那个贼子争斗,得知后也只是置若罔闻。此刻想来,那些百姓正在倭寇的屠刀之下哀嚎,在呼救。彼时老夫等人在作甚?”

    “在内斗!”陈铮痛苦的闭上眼睛,“这一路,老夫只想着自家的前程,想着此次出山当为儿孙铺路。满脑子都是名利欲望,却忘了当年读书时的誓言……”

    他幽幽的道:“此生当以辅佐帝王,成就盛世为己任。此生,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每个读书人的人生目标。

    林夕默然。

    他也在想着自己当初读书时的志向。

    蒋庆之读书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个铁饭碗工作,朝九晚五,一周双休。工资不需太高,每个月能结余一些钱就足矣。

    没事儿和几个朋友去撸串喝酒,买几件打折的衣裳,吃些科技与狠活的外卖……

    他坐在船头,想着前世的心愿。

    渐渐的,许多事儿渐渐模糊。

    ……

    清晨,小村一郎看到了自己的老巢……一座不大的岛屿。

    岛上有水源,有土地。能自己种些菜蔬补充。

    甚至还养了些牛羊和鸡鸭鹅。

    岛上警戒的倭寇发现了他们。

    “首领回来了!”

    每次小村一郎率队出航总是会带来许多收获,岛上的倭寇欢呼着跑出来。

    岸边,百余倭寇的欢呼在看到船队的凄惨模样后戛然而止。

    小村一郎登岸,问道:“可有吃的?”

    有人递来一个饭团,小村一郎狼吞虎咽的吃了,意犹未尽的舔舐着手指头,对倭寇们说,“此次咱们遇到了明国大将蒋庆之,他带着数十艘大船,船上还有大火铳,能活着回来就算是上天护佑。”

    倭寇们大惊,有人问:“那蒋庆之据闻凶悍异常,首领,可要暂避?”

    “不必。”小村一郎说:“明军水师从不出远门。”

    小村一郎为了鼓舞士气故意嘲讽明军水师。

    众人不禁笑了起来。

    “那是什么?”有人喊道。

    小村一郎缓缓回身。

    一支船队正快速接近岛屿。

    桅杆上,一面旗帜正在晨风中飘荡。

    “是蒋庆之来了!”

    钱云近乎于惨嚎道:“他来了!咱们谁也逃不脱被筑京观的命运。”

    “集结!”小村一郎尖叫道:“集结起来,咱们给他一个教训!”

    船队在不断接近。

    突然,船队一个转向。

    “小心火器!”小村一郎下意识的趴下。

    但明军却并未发射火器,而是放下了许多小船。

    一队队军士登船,看着颇为紧张,显然是新手。

    “这些都是新卒,哈哈!”昨日小村一郎逃得快,并未看到火枪横扫自己手下的场景,见状大喜。“列队,列队,弄死他们。”

    倭寇们欢喜的列阵。

    就在此时,那一溜战船突然喷出火焰。

    “后退!后退!”小村一郎喊道。

    倭寇们狼狈后撤。

    小船顺势靠岸。

    明军狼狈不堪的登岸,甚至有人落水。

    “哈哈哈哈!”狼狈的倭寇们看着这一幕,不禁狂笑。

    “出击!”

    小村一郎刀指明军。

    “列阵!”明军那边,陈堡干呕了一下,拔刀喊道。

    数百明军步卒列阵。

    “举枪!”

    燧发枪举起。

    “是火器!”狂奔而来的倭寇中有人喊道:“是大铳!小心!”

    “齐射!”

    砰砰砰砰砰砰!

    前方奔跑的倭寇们恍若挨了无数重锤,纷纷扑倒。

    第二排上前。

    “齐射!”

    砰砰砰砰砰砰!

    倭寇们挨了两轮齐射,死伤三成,随即崩溃。

    看着四散而逃的倭寇,陈堡回头,“请示伯爷,可要招降?”

    船头,蒋庆之按刀而立。

    “伯爷,陈千户请示是否招降?”负责旗号的军士问。

    蒋庆之开口。

    “赶尽杀绝!”(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早安大明不错,请把《早安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早安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