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富豪们的洗牌年

    自打某音APP上线以来,檀锦程就孜孜不倦的更新着他的短视频账号,平均保持在一个星期更新一期视频的频率,通过多种方式强化个人品牌形象,与粉丝拉近距离。

    此外,还通过抽奖,送福利等等方式回馈粉丝,当粉丝数量达到某一个关口级别之时,他都会以抽奖的方式给一定数量的用户送出礼品。

    一系列的内容运营以及粉丝群体的维护,让檀锦程成为全国“最亲民的霸总”,也给尉来汽车打下了良好的品牌基础。

    而在接手魅族之后,除了宣传尉来汽车之外,檀锦程还多了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替魅族手机做宣传,经常性的会拿出魅族一些新品在视频当中向粉丝群体展示。

    这种个人品牌形象的运营,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拿魅族手机来说,最初接手魅族之时,还有大量魅族的粉丝去评论区骂他,但是在这种亲民式的宣传方式以及手机越做越好的前提下。

    魅族的性价比越来越高,用户群体也随之提升,现如今即便是黄彰死忠粉的那群人也不好意思再骂他了,撑死了阴阳两句。

    论粉丝数量,檀锦程在某音只能排进前20名,但论起流量来说他可是一点都不输某音花大价钱请过来的那些顶流明星,在独特算法的加持之下,檀锦程短视频评论区一直是非常的活跃。

    张一明同学也乐得给这位网红级别的企业家以及大股东推流,借助于檀锦程的身份以及他取得的流量效应,某音吸引到了不少企业以及企业家的入驻。

    有机构分析过,以檀锦程这种人气每年能给他旗下公司节约巨量的营销费用,同时还能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名人效应,让其他的企业眼馋得很,都想试着复制这种模式,不少脑子灵活的企业家在有些名气之后甚至开始了个人带货的尝试。

    尉来汽车以及魅族手机品牌在檀锦程个人IP的加持之下,得到了很好的宣传,不过在A股经历过几个月的下跌,富豪们身家缩水严重的情况下,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檀锦程的身家问题。

    相较于2017年,传统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前几年风光无限的房地产行业受房价调控以及债务危机身价大幅缩水,去年的王首富,今年在忙着甩卖资产,皮带的公司也股价腰斩。

    老牌互联网大厂当中的百度,因为转型受挫的原因股价同样也下挫严重,李艳宏的身价至少缩水了20亿美刀,阿狸同样受到双方关系的波及,老马头身家缩水严重。

    当然,今年对于小马哥来说同样也挺难受的,腾迅的股价上半年涨幅非常明显,但是到了下半年就开始下跌了,游戏版号的冻结,监管政策的趋严让腾迅最赚钱的游戏业务在今年下半年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当然,这是整个行业都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不止是腾迅,包括猪厂,米哈游,天美等等游戏公司或者工作室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申请不到新的游戏版号,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

    老牌的富豪在今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导致身家极速缩水,那么代表新经济以科技为导向的新贵们就自然而然的出现在公众面前。

    这里面就包括以檀锦程为首的八零后富豪们,在今年的表现却是极为亮眼。

    某音的大火,实控人张一明身家从50亿美刀暴增至120亿,拼夕夕的上市让黄争从之前榜上无名直接飙升至95亿美刀,而在9月20日上市的某团,更是风光无限。

    作为港交所第二家同股不同权的内地公司,某团上市的待遇可比小米要好很多,首日市值就达到了510美刀,资本市场对于两者的待遇可谓是天壤之别。

    身陷争议的小米仅仅只在七月份上市之际勉强支撑住发行价,之后便一路下跌,截止到富豪榜发布之际,小米的市值已经只剩下388亿美刀了,股价也来到了12港币的关口。

    而某团与拼夕夕这两家的市场表现则要好了很多,某团455亿美刀市值,拼夕夕255亿美刀的市值,对应起三位创始人的身家是王新52亿美刀,雷布斯114亿美刀,而黄争的身家则来到了119亿美刀。

    “赚钱能力最强的依旧还是互联网行业,但是互联网跟互联网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汽车之友的两名记者,因为在八月份拿到了檀锦程近两年以来的唯一一次专访,15分钟的相处檀锦程也很是配合,能回答的他都回答了,给汽车之友杂志带来了久违的流量而名声大噪。

    同时,由于采访最后阶段的关于檀锦程旗下有多少家潜在的上市企业而衍生出的富豪论,在互联网上也引发了不小的议论,福布斯杂志,当然不会错过这一次的流量。

    富豪榜的影响力逐年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也不能这么的坐以待毙,面对着难得的流量接口福布斯围绕着檀锦程身家为主题的新老交替,做了好一通营销。

    2018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从33岁的檀锦程到38岁的王争(1980年)共计有15名上榜,是历年以来最多的一届,其中排名前十的就有檀锦程与黄争二人。

    榜一大哥重新回到了老马的手里,虽然阿狸市值下跌不少,但正在融资冲刺阶段的蚂蚁金服那可是估值大涨,老马也因为蚂蚁金服的原因成为BAT三家当中身价唯一上涨的。

    346亿美刀,相较于去年上涨了35亿美刀,小马的身家缩水了62亿美刀,不过依然以有328亿美刀的身家排名等二,大小马占据着榜一,榜二的位置。

    而榜三则换成了新生代的檀锦程,321亿美刀对比起去年有了一定的缩水,但是位置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第五名升到了第三名。

    缩水的原因跟其他富豪差不多,受政策以及双边关系的影响,沪深两市从二月份开始,就进入到技术下跌的行情当中,十月份上证指数最低触及了2449的最低点,相较于年初高点位置下跌了1000点之多。

    沪深两市已经进入到了技术性的熊市,檀锦程实控的两家上市公司以及巨量引擎点股的一系列公司的,除了上市没有几个月的宁得时代受影响较小之外,其他公司都无一幸免。

    尤其是九月底,老头儿加征关税的金额已经达到了2000亿美刀,而我们这边也跟进到了600亿美刀,不是不加了,而是600亿美刀的加征就几乎已经是2018年的全部金额了。

    另外,北美方面对于锂电池的进出口做出了进一步的限制,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收购,原材料供应等等方面,这也给尉来的锂电池业务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尉来集团董事长也曾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此的不满,甚至放言要断供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所有北美企业的锂电池供应,顺带着还威胁要把橙子集团从纳斯达克退市以及抛售手里所有的美刀资产(美股股票以及有价物。)

    按照檀锦程对外的公开表态,做不了你老美的生意我就不做了,14亿的市场以及全世界范围的天地大有可为。

    这种公开且强硬的表态,在一向对外形象比较亲和的檀锦程来说,是非常罕见的。

    另外,他投资的另一家公司大疆也态度强硬,加关税就涨价,大疆这几年几乎垄断了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同为八零后的大疆创始人也是身家暴涨至52亿美刀。

    两名八零后在各自领域里都有着绝对的市场以及权威,这种强硬的态度让华尔街为之动荡,原本产能已经有了极大突破的特斯拉受檀锦程言论的影响,股价也是又一次开始了剧烈的震荡。

    而橙子集团这边同样受到了檀锦程言论的影响,股价下挫严重,国内方面包括尉来股份,闪驰科技以及一系列的尉来,特斯拉的概念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

    一向看起来和气的檀锦程,在此次冲突最开始的时候表现得较为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表什么言论,圈内人都知道他在积极主的囤货,也积极的对外囤货。

    很长一段时间,喜欢在某音回复评论他都没有对双方冲突做出过任何的回复,一直保持着缄默的态度,但是在上个月的表态却是让人出乎意料之外。

    “实际上这个不过是一种谈判手段而已。”

    太平洋对岸搞的那份所谓的实体清单范围涉及越来越大的,跟檀锦程有合作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这样的企业都榜上有名,严重影响了合作的效率。

    而他旗下的企业如地平线机器人以及锦新时代还有七星数据中心这三家也是重点调查对象。

    地平线机器人以及七星数据中心他没什么办法,这两家公司的调查他也知道最终受影响的也就是芯片供应方面,反正有那么多的离岸公司,想要买到新的芯片还是比较容易的。

    老美那边又不可能是铁板一块,能赚钱的生意怎么可能有人不做,别说是关税加到25%,就是加到250%,只要有利润空间,依旧还是有公司买卖的。

    锦新时代也是如此,只不过主权地位倒置过来了,特斯拉几乎代表了老美新能源汽车的全部,老美那边的新势力可没有我们这搞得这么红火。

    若是被断供电池,特斯拉或者说老美整个新能源体系都要受到巨大的影响,这可不是2015年之前,用习惯了成本以及技术都兼具优势的中国电池,特斯拉就是想换供应商都没那么容易了。

    换掉尉来,最优的选择也就是国内其他的几家电池供应商,依旧还是要靠我们,至于说小日子那边的松下还有棒子国的电池供应商?

    重新匹配技术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说,他们就不会趁火打劫么?

    老头儿可能不在乎特斯拉的死活,但是马斯克跟华尔街可不行,一旦锦新时代真的进入到实体清单之列,那特斯拉的前途就堪忧了。

    特斯拉前途堪忧,那整个老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几乎是完蛋了,全球电动化的趋势,福特通用在今年大量裁员,福特甚至已经宣布退出北美轿车市场,通用关闭了多家工厂。

    种种背景,老美的制造业显然不是老头儿想象当中的那么好,他不在乎有的是人在乎,檀锦程的威胁还是非常有用的。

    当然,这也是二者之间演的一个双簧戏,更重要的还是为自己争取谈判的空间,锦新时代能够影响到老美新能源产业链的安全,但跟菊花厂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

    另外最主要的是檀锦程没有什么把柄留在北美,他本人除了前几年会去去北美之外,在老头儿上台之后除了偶尔出差去欧洲或者印尼,几乎不出去,把自己保护得极好。

    而在生意方面,他旗下虽然有不少的出口业务,但加起来都不如锂电池出口重要,但如果真的狠下心来放弃北美市场的电池供应,也不是不可以。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是百万辆级别的了,在政策以及消费市场认知的推动之下,哪怕纯纯只做国内生意,都能够有养活起尉来。

    大不了尉来就转型成一家自产(电池)自销的集团公司,保住自己整车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就不怕电池产业出现什么问题,更何况还有欧洲市场呢。

    欧洲佬虽然经常跳反下跪,但是也正是这种软骨头给了国内企业不少的空间可以运作,再者尉来在跟德国包括宝马等一系列公司的合作上还是比较愉快的。

    截止到目前为止,欧洲方面的业务除了成本上升之外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德国电池工厂依旧还是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比起尉来需要特斯拉这么一个重要客户,特斯拉更需要尉来以及檀锦程在国内的影响力支持,双方虽然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但地位上还是有些区分的。

    华尔街的反应就是知道檀锦程的这般言论不仅仅只是从谈判的角度出发,而是真的有可能这么做的,一旦锦新时代进入到实体清单,那他是真敢这么干的。

    目前巨量引擎持有包括苹果,英伟达,谷歌,亚马逊还有特斯拉等一系列老美前沿科技公司股票,这些股票都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当檀锦程发疯的时候,可以一次性抛售掉这些公司的股票打压股市,另外就是万一把橙子集团从纳斯达克退市,那对于华尔街的资本也是非常大的影响。

    “不用质疑我有没有能力把橙子集团从美股退市,我不差这些钱的,所以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谈判手段,而是有可行性的。”

    檀锦程左右不了任性的老头儿,但是能够通过利益左右到华尔街的资本以及马斯克与他身后的一帮股东们,为了共同的利益,他们必须拿出态度出来。

    尽全力确保锦新时代不会出现在实体清单当中,至于说收购北美的企业,这事儿在今后只会越来越难了,优秀的公司就不用想了,老美不会给我们机会的。

    除了强硬的表态之外,檀锦程还宣布巨量引擎以及尉来还有他一系列的公司,会拿出总计500亿元的资金来帮助产业链受影响的企业。

    帮助这些企业共渡难关,帮助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实现出口转内销的转型,这与当前拉动内需的政策相符,也是体现企业责任感的时候。

    真不是檀锦程大方,也不是要装这个逼,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考虑这些,无论是从声誉还是从企业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有些钱是不能小气的。

    双管齐下,能不能保住锦新时代的北美市场,檀锦程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发现没有,相比起互联网企业,檀老板虽然也做全球化,但是他在主动权方面可是要高很多哦。”

    “是啊,这才是有希望的企业啊,现在看来檀老板当年的布局真是太有远见了。”

    围绕着东南亚以及欧洲区做全球化布局,通过收购宝腾以及路特斯的股份打入东南亚以及英国市场,吸收消化这两家公司的经销商以及技术滋养自身。

    宝腾自从新款车型上市之后,已经逐步在印尼站住了脚根,通过宝腾轿车体系的研发以及销售,也给尉来在ET5方面提供了不少的宝贵经验,两者相辅相成。

    路特斯哪怕再是没落,那也是做超跑的,超跑不见得有法拉利这样的公司受欢迎,但把技术下放对于目前的国内市场而言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除了主动的收购之外,跟欧洲的跨国企业也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在北美市场,檀锦程的布局除了特斯拉之外,都是浅尝即止。

    撑死了也就是买美股的股票以及英伟达等芯片公司的高端芯片,哪怕是在今年一月份,檀锦程的这种布局都是让人看不懂的,因为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啊。

    直到双方冲突开始,所有的人才明白,这分明就是提前预测到了风险,准备随时提桶跑路了。

    恍然之间,大家才明白前几年明明特斯拉与英伟达高歌猛进,股票一路上扬的情况下檀锦程为什么要坚持减持这两家公司的股份,把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时至今日,谁也不知道檀锦程手里有多少美股科技公司的股份,通过离岸公司以及影子公司等等方式,巨量引擎的持股越来越隐蔽了。

    当然,真要查也很容易,但这么做就是正式的撕破脸了,对于檀锦程来说虽然有很大的损失,但华尔街以及老美的损失更大。

    一家仅仅是在电池供应一环有些威胁的公司,你就通过这种方式扣留其资产,那谁还敢跟你合作?

    “檀老板的主要资产来自于尉来集团,而尉来集团上市的地点是在国内,另外就是橙子集团虽然在老美上市,但他也是分了一部分到港交所了,真是太滑头了。”

    至于说这几家公司的主体巨量引擎,本就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也无需对外公布什么财务,以檀锦程现在的能量,想要降低损失可以说太简单了。

    扣留檀锦程在北美的资产,损失很大,但也就那么回事儿,所以他根本就不怕。

    当然,放出豪言也是有意的,目前市场太过于敏感,任何一家公司老板的发言都可能会影响到自身上市公司股价的变化,但老板也是人,总不可能一直闭嘴。

    在关系到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站出来发言并无不可,也算不上违规。

    “不过要我说呢,咱们的檀老板应该是不想当首富才故意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开表态的。”

    重新回到富豪榜前两名的大小马是比较了解檀锦程的,尤其是小马哥,本质上他们二人对于富豪榜的态度都是一样的,能低调就低调,能不当首富就不当首富。

    实在没办法也会想办法降低关注度。

    某音的估值还是估值,但是不论是破发的小米还是表现不错的某团以及拼夕夕,宁得时代,这四家公司加起来分摊到檀锦程个人方面的身家就接近于90亿美刀了。

    如果他不搞这么一套骚操作来打压股价的话,以他在几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怎么压都不可能压到400亿美刀以下的,现在被他这么一搞,压到了321亿美刀,比小马哥还少7亿美刀。

    不过不得不佩服这小子,他这套操作是真的骚得很,合情合理的利用手里的筹码来用于谈判,同时还起到了打压股价的目的,让自己保持低调。

    “去年第五,今年第三嘛,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上升嘛,一下子飙到第一的话,我还没做好这种准备。”

    也就是房地产的时代过去了,不然的话他还是能够低调的保持在前十之内的,这才是他最喜欢的状态,人人都能看到他的实力,但又不会那么的高调。

    福布斯的杂志想拿他来炒作,他也不傻,让公关团队放出去80后富豪创新高的话题,让目光从他一人之身转移到集体当中去。

    拼夕夕,字节,大疆,嘀嘀陈维,某手创始人还有包括去年上榜的陈欧以及美团秀秀创始人,这些可都是八零后,又都是热度比他还要高的互联网行业。

    只要把热度带起来,就会分担他很大的话题讨论度,相比起已经宣布明年退休,计划把蚂蚁弄上市的老马来说,檀锦程不需要这个首富的名头。

    新老一辈的交替,压力暂时还是由老一辈来担担吧,至少在2018年他不合适。(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2003:从外贸开始不错,请把《2003:从外贸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2003:从外贸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