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9 章 太子朱标带人,去查抄长安钱庄。

    毛骧躬身回答:“太子爷请讲,如果是奴婢力所能及能够办到的事儿,奴婢一定不会推辞。”

    朱标说道:“本宫现在要你调齐人马,亲自陪着我去一趟长安钱庄。”

    听到长安钱庄四个字,毛骧的心里十分清楚,因为长安钱庄不仅是秦王府的产业,还有宫里的干股。

    其中最大的一笔,正是当今皇上朱元璋。

    毛骧问道:“奴婢斗胆有一问,敢问太子爷要奴婢带着人去长安钱庄究竟是何意呢?”

    朱标回答道:“没错,本宫奉了父皇的旨意,要你带着人跟我一道去查封长安钱庄。”

    听到这话,毛骧不敢再有片刻的耽搁,立即通知了所有人马在校场集合。

    点齐了所有人马之后,毛骧带着人跟在了太子朱标的身后,就这样,太子朱标在一大群番子的簇拥下,浩浩荡荡朝着长安钱庄的方向出发了。

    金陵帝王州,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等地最为繁华的销金窟。

    多少文人士子的魂牵梦绕之地,青瓦灰砖的高墙临街而立,檐角飞翘如兽脊,悬着的铜铃在风中轻颤。

    正门是以整块楠木打造的,用铁皮包着,上面镶着碗口大的铜钉,朱漆斑驳处露出了经年的木纹,门楣悬着黑底金字牌匾,上书“汇通天下”四个颜体大字,金漆已被岁月磨出了沙砾般的质感。

    两侧的石狮子怒目獠牙,足踏元宝,狮身上面因常年被客商摩挲而泛着油光。墙头探出了三五竿翠竹,却在硬山顶的阴影里显得格外冷峭,檐下挂着四个红色的大灯笼,灯笼昼夜不熄,上面分别用馆阁体写着四个黑体大字——长安钱庄。

    灯笼的红光照亮门前拴马石上深深的缰绳勒痕。

    钱庄门口,门庭若市。

    来往的各地客商络绎不绝,在一群番子的前呼后拥之下,朱标带着毛骧从人群中挤了过去。

    有凶神恶煞的番子在前边开道,各地的客商纷纷退到了两边。

    朱标等人来到了正堂,

    入眼先见一座青石影壁,浮雕貔貅吞云纹,石壁前的青铜香炉青烟袅袅。

    绕过了影壁,三尺高的花岗岩柜台横亘在厅堂,台面覆着龟裂纹黄铜板,边缘被万千双手磨出了流动的金线。

    铁栅栏如牢笼将空间一分为二,栅格间隙仅容银票穿过,其上悬着一排鸡翅木算盘,乌木算珠上面侵染着汗渍,泛着琥珀色的包浆。

    西墙挂着一轴泛黄的《天下分号水路途》,上面用朱砂标记着两京一十二省的要冲,铁栅栏将来往的客商与伙计隔开,仅留一方小窗递送银票。

    栅栏上雕着貔貅纹样,寓意“纳财镇邪”。

    柜台后立着数名伙计,灰布长衫、瓜皮小帽、指尖在乌木算珠间翻飞。

    噼啪声与报数声此起彼伏,“张家口分号,兑换纹银八百两,密押‘地玄黄’!”

    客商递上朱红印鉴的票根,伙计核验后,高喝一声:“过!”,账房先生提狼毫小楷在账簿上奋笔疾书,墨迹未干便盖上了一枚鸡血石的印章。

    朱标一行人,浩浩荡荡进了钱庄的大厅。

    二百多号人,一大帮子的人刚一进门,立刻就有钱庄的伙计迎了上来。

    钱庄的伙计年纪不大,身上穿着齐膝的靛蓝棉布直裰,领口滚两道玄色暗纹,既耐脏又显得庄重。袍角被柜台青石磨出了毛边,袖口浆洗的硬挺。

    伙计擦了擦手,弓着身子说道:“几位爷是来存钱的,还是来取银子的?”

    朱标没有答话,而是由毛骧代劳。

    毛骧站了出来,取下腰间一块铜制的腰牌,在伙计的眼前晃了一晃。

    “咱家是东厂的厂督,去把你们的大掌柜叫来。”

    看到腰牌上的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几个大字,钱庄的伙计顿时不敢怠慢,“几位贵客稍等片刻,小人去去就来。”

    伙计说完,直接用身上的钥匙打开了铁栅栏上的一道门,走进了后堂。

    不久之后,一个身材臃肿的胖掌柜从后堂走了出来,掌柜的身上穿着玄色的杭绸长衫垂到了脚面,襟口暗绣回字纹,袖笼宽大却不显得臃肿。

    胖掌柜踱步走到了朱标和毛骧的面前,那张胖脸挤成一团,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

    “草民黄天贵见过二位贵客。”

    一看到朱标身上的衮龙袍,黄天贵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于是问道:“小人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位应该是当朝的太子爷吧。”

    朱标回答道:“没错,正是本宫。”

    听到这话,黄天贵屈身一拜,对着朱标行了一个跪拜礼。

    “草民黄天贵拜见太子爷。”

    朱标伸手虚扶了一下,对着黄天贵说道:“黄掌柜免礼。”

    “本宫这次前来是奉了父皇的旨意,一是为了清查钱庄的账簿,而是为了清点库银的数目。”

    黄天贵躬身回答:“既然有皇上的旨意,那本庄一定会全力的配合。”

    在黄天贵的带领下,朱标等人直接来到了后堂。

    后堂幽暗处,檀木架上堆满了蓝布封皮的账册,以天干地支编号,用细麻绳捆扎在了一起。

    墙角贴像锁着当日的“密押本”,仅掌柜和二账房知晓钥匙的所在之处。

    黄花梨的案几上搁着寸许的象牙片,嵌着放大镜片,刻满了《千字文》的字序暗码。

    学徒用绣花针般细的刻刀,在银票的边角上雕出了肉眼难辨的符号。

    看着后堂角落里堆放着的账簿,堆积如山的账簿摆满了整整一面墙。

    朱标指着账簿,对毛骧说道:“先找人搬走这些账簿,再拿着本宫的手令去京营调集两千名士卒过来帮忙搬运库银。”

    说完,朱标拿出一道提前准备好的太子教令交到了毛骧的手上。

    听到这话,毛骧躬身答道:“还请太子爷稍等片刻,奴婢亲自去办。”

    说完,毛骧带着两名下属,拿着太子教令直接去了京城郊外的兵营。

    朱标带着剩下的人,等到好不容易清查完了所有账簿,再一一装箱带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祸害大明不错,请把《祸害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祸害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