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到漯河这条防线上,鬼子集结的总兵力达到了五万多。可以说周边地区的兵力都被土肥圆征调了过来。
不过这条防线拉得很长,分摊下来兵力并没有那么厚实。所以鬼子防守的方式是以点带面,将主要兵力驻扎在一些重要的节点上,根据190军的动向,再进行细微的调整。
周口地区的一下子抽走了一个联队,等于是没了半个旅团的兵力。防御的力量一下子就变得薄弱了很多。
之前这边并不是温三大军的主攻方向,现在这里成了鬼子的薄弱环节,自然也就变成了主攻战场。
温三两种大军进逼,刚开始推进的速度很快。随着鬼子全力防御,推进的速度也跟着慢了下来。
非是他的部队没有进攻力,而是温三在考虑怎么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毕竟豫省的鬼子数量是真不少,真把小鬼子逼急了,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一处,肯定又是一场惊天大战。
大规模的战役,人员伤亡是无法控制得住的。冲锋陷阵,必定会有大量的士兵会牺牲。
所以温三并没有那么急切,而是徐徐进逼;同时安排游击队,铁路支队在鬼子的内部搞破坏,慢慢瘫痪鬼子的后勤补给。
大军没有开动之前,不管是游击队还是铁路支队,都没有大胆行动。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去搞情报,摸清鬼子的兵力部署以及各补给线的动向。
现在大军压境,小鬼子把各地的兵力都集结了起来,内部自然就变得空虚了。
这时候游击队和铁路支队再下手,成功率就变得高了很多。让小鬼子焦虑不安的同时,也给前线的鬼子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两军对垒,其中一方如果武器弹药不足,吃不好又睡不好,怎么可能把仗打好?
温三的大军看似稍稍放缓了进攻的力度,但鬼子各部的焦虑却是增加了许多。
现在张家集部队动起来,更是逼迫着鬼子不得不从主要防线上分兵,大幅削弱了自己的防御能力。
“我们的炮兵部队该拉出来亮相了。今天上午十点,对周口地区的鬼子防线展开炮击。”温三立即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
炮兵改组之后,温三一直把他们藏了起来。两路大军快速向前推进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参与进去。
毕竟那时候鬼子数量不多,根本挡不住两路大军的进攻,把193军拿出来,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感觉。
随着两军在防线上大量集结,193军也在暗中调动,已经被悄咪咪的送上了前线。
得益于温三对内部汉奸和谍报人员的严厉打击,193军的兵力调动,鬼子还真没的察觉到。
毕竟这支部队并不是集团推进,而是采取分散的方式,分别支援不同的部队。
周口方向,一支炮兵旅早就藏在了暗处。鬼子兵力调动,那就不用跟小鬼子客气了。
温三准备从周口强行打开一处缺口,然后将190军一部分兵力投送过去,对鬼子的防线形成一个半包围的势态。
只要这里撕开一片大口子,那么鬼子严密防线就等于被破了一半了。
鬼子的兵力刚刚抽走不到半天,铺天盖地的火炮就对鬼子的防线进行全面覆盖式的打击。
看起来很是坚固的防线,在这种强力打击之下,很快成变成了筛子。
防线上的守军活下来的数量少得可怜。
当土肥原那老鬼子收到周口防线被猛烈炮击的时候,顿时跳了起来。明白自己的调动兵力的消息被温三知道了。
可它怎么也想不明白,温三为何有这么多炮兵投入进来。从前线传回来的战报可以看出来,这几乎是把190军大部分的火炮都集中到周口来了一样。
“温三是怎么知道我们会从周口抽调兵力的?”
好些的鬼子心里都问出了这个问题?
如果没有事先洞察鬼子的调兵计划,根本不可能将190军所有的炮兵集中到一处来。
毕竟双方对峙的防线拉得老长,要将这么多炮兵集中到一处,根本就不可能办到。
其实温三压根就没有动王志兵手下的炮兵,而是将新的炮兵部队送了上去。小鬼子不知道温三兵力调动的情况下,想不明白也就很正常了。
土肥圆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可周口的紧急情况却不得不处理。照这个节奏,它们若是没有及时增援周口地区,这边的防线很快就地崩溃掉。
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小鬼子也顾不上这么多了。现在就算把那支调走的部队叫回来,也赶不上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就近支援,从周边防线上抽调兵力。
193军的火炮打击力度远比王志兵原部要凶猛得多,小鬼子的抽调的兵力还没有到,这边的防线已经被炮弹犁了一遍。
随之而来的地面进攻更是如洪水一般的涌了进来。
防线上残存的鬼子数量少得可怜,哪有实力阻拦大军的进攻?
从十点钟发起炮击开始,到中午的时分,鬼子的防线已经被打穿,大量鬼子被干掉。王志兵的大军已经涌了进去,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了当前的局面。
“小鬼子还在往周口调兵,想要进行反扑。那就给它们增加点难度吧。”温三一直关注着前线的战况。
周口地区的战斗非常顺利,士兵的损失也非常小,只是炮弹投入量稍微多了一些。
好在温三现在也是财大气粗,这点消耗他还是承担得起的。
“中午十二点,中部地区展开炮击!”
温三不用想都知道鬼子从什么地方调动兵力,这时候中部地区的兵力肯定变得稀薄了很多。
于是乎,小鬼子还没有解决周口的麻烦,中部防线又受到了强大的炮火洗礼。(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