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安检门,601钢,李爱国新坦克设计得到肯定,神秘的特制装甲

    钨丝灯泡在天花板上滋滋作响,昏黄光晕将吕白山棱角分明的轮廓切割成明暗交错的战场。

    他布满枪茧的指节无意识叩击着漆面班驳的桌面,哒哒声在寂静房间里格外刺耳。

    “恨不得现在就把赵士奇摁在审讯椅上!”

    吕白山猛地起身,整个人绷如即将离弦的箭。

    可转瞬之间,紧绷的脊背泄了气,重重跌进吱呀作响的藤椅里。

    “可惜没有证据.”

    作为老保卫,吕白山此刻满心都是挫败。

    外头总有人以为,保卫科怀疑谁就能抓谁。

    可实际情况远比想象残酷——没有确凿证据就抓人,若审不出口供,不仅会让无辜者蒙冤,更会让整个保卫系统陷入被动。

    更何况赵士奇是外地支援的技术骨干,在一机厂举足轻重,稍有不慎,牵一发而动全身。

    “白山哥,没必要这么着急。干保卫工作,得有猫捉老鼠的耐心,只要赵士奇真有问题,迟早会露出马脚。”

    李爱国慢条斯理放下碗筷,烟盒在桌面轻轻磕出两根烟,一根递给吕白山,另一根夹在自己指间点燃。

    星火明灭间,语气沉稳得像经验老道的猎手。

    吕白山深吸一口烟,眉头拧成死结:“爱国,你想得太简单了。一机厂的情况.”

    他顿了顿,吐出烟圈的同时,眼底掠过一丝疲惫,“不瞒你说,现在保卫科是拆东墙补西墙,快兜不住了。”

    “怎么回事儿?”李爱国对保卫工作特别感兴趣,一下子来了兴致。

    吕白山夹着烟,烟灰簌簌落在满是补丁的裤腿上:“一机厂和普通军工厂不一样,这点你应该察觉到了。”

    “没搞全封闭管理?!”李爱国瞳孔骤缩,瞬间抓住了关键。

    吕白山点头:“一般的军工厂都实行全封闭管理,工人和技术员们正常情况下,无法离开工厂。

    只是一机厂实在是太大了,技术员和工人的数量太多。

    还需要经常跟包钢、电厂等工厂协作,所以只能跟一般工厂那样采取上下班检查的办法。”

    李爱国倒是能够理解这种模式,一机厂的体量跟戈壁滩上的211厂很像,211厂也没有采用全封闭,只不过211厂地理位置特殊,基本跟外界隔绝,所以保卫工作的压力比一机厂要小很多。

    吕白山继续说道:“我们也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工人和技术员进出厂,必须要进行搜身,但是有些家伙把东西藏的地方实在是太怪了。”

    说着话,吕白山看了一眼还在吃饺子的肖参谋,看向李爱国问道:“去年我曾经逮到一个夹带金属块出厂的工人,你知道把金属块藏在了哪里吗?”

    李爱国随后说:“皮燕子里?”

    “噗——”肖参谋一口饺子喷在碗里,剧烈咳嗽起来,脸涨得通红。

    吕白山瞪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你咋知道?!”

    李爱国笑而不语,心里却清楚得很。

    这个隐秘的藏物地点,检查起来难如登天,可一旦被利用,就是个防不胜防的漏洞。

    想象着保卫科每天既要排查成百上千人,又要提防这种特殊藏匿手段,他不禁暗暗咋舌。

    李爱国以前也检查过别人的皮燕子,当时就在想,能不能搞出个什么设备,可以不通过接触,就能检查出对方的身上是否藏了东西。

    在后世地铁口有种安检机,使用的是X光,依照这年代的技术很难搞出来。

    不过如果只是用来检测金属的话,李爱国倒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安检门。

    安检门的原理很简单——依赖电磁感应原理实现金属探测功能。

    结构也不太复杂,核心部件是电磁线圈,这玩意随便一个技术员就能搞定。

    唯一的难点就是电路系统中的震荡电路了。

    需要晶体管搭建振荡器,通过线圈产生稳定电磁场。

    而咱李爱国现在是全球最不缺晶体管的男人。

    这个项目。

    投了!

    跟吕白山闲聊了到半夜,李爱国和肖参谋晃悠着回到了招待所。

    一跨进房间,李爱国便迫不及待地抓起老式摇把电话,听筒里滋滋的电流声仿佛都透着急切。

    “气象站物资处?我是李爱国。”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却难掩话语间的迫切,“立刻准备晶体管、电磁线圈、沥青布……对,以最快速度送到包头。”

    电话那头的干事听闻李主任的指示,瞬间挺直了腰板,声音洪亮如钟:“保证完成任务!”

    挂断电话,李爱国如释重负地斜倚在床铺上,连日的疲惫与兴奋交织,化作沉沉的睡意,将他迅速吞没。

    三日后,包头军用机场的跑道上,一架运输机轰鸣着缓缓降落,螺旋桨卷起的气流掀飞了跑道边的碎石。

    身着灰色中山装的同志扛着贴满密封条的大箱子,大步流星走下舷梯。

    张坦觉得李爱国最近有些心不在焉。

    上班的时候,并没有在搞履带的设计工作,而是拿着铅笔在草稿纸上画了坦克的结构图。

    张坦不得不出言提醒:“爱国同志,咱们的目标是履带。”

    李爱国放下铅笔,问了一句话:“老张,你觉得仅仅改变履带,就能让新式坦克跟外国那些二代坦克相抗衡吗?”

    此话一出,张坦沉默了。

    身为坦克专家,张坦非常清楚新式坦克跟国外已经服役中的坦克差别还是有点大的,更别说国外正在研制中的几款坦克了。

    “爱国,我理解你的感受,只是咱们底子薄,技术水平不如人家,只能慢慢来。”

    “在战场上,双方对着干的时候,敌人绝对不会因为咱们年纪比较小,就会手下留情。”李爱国给了一个不太合适的比喻。

    张坦挠挠头:“难道你有什么想法了?”

    李爱国把那些图纸交给张坦。

    “衡量坦克的性能有两个主要指标,一个是火力,一个是防护力。”

    “火力的话,可以采用125滑膛炮来解决。”

    “防护力我现在已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此时,外面传来了一道声音。

    “爱国同志,京城送货的人来了。”

    “马上来。”李爱国顾不得解释,将新的设计手稿交给张坦,急匆匆的离开了办公室。

    张坦并不相信一个外行能搞出什么新的设计,但是手稿上的设计有着莫名的吸引力,他犹豫了片刻坐了下来。

    手稿的内容很多,从坦克的履带到坦克的炮塔不一而足。

    大部分的设计跟69式坦克的设计很像,但是炮塔却做了重新设计,标配了一门125毫米的滑膛炮和,并增加自动装表火控系统,提升射击精度与射速。

    辅助武器方面,加装30毫米机关炮和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增强对工事、轻装甲目标的多层次打击能力。

    稳定器方面,采用双向火炮稳定器(水平/垂直向),提升行进间射击精度。

    让张坦感到惊讶的是,李爱国搞的这些新设计,依照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正好能生产出来。

    就拿双向火炮稳定器来说,这是一机厂火炮实验室刚刚攻克的技术难关,只是尚且没有经过验证,所以才没有标配到69式坦克上。

    “这家伙是行家。”

    张坦不由得来了精神,朝着坦克的车体结构看去。

    车体结构保持不变,但是在外面却画了一个问号。

    “这是啥意思?打哑谜?”

    张坦此时有点看得正兴起,狗作者却断更了的感觉。

    “是等李爱国回来,还是先跟其他工程师聊一聊呢?”

    最终,张坦还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拿着草稿敲开了总工的办公室。

    此时的李爱国已经从灰色中山装手里接到了木箱子,带到了一机厂的保卫科内。

    吕白山闻声抬头,目光死死锁住箱子上歪歪扭扭的“保密”红漆印,喉结动了动:“爱国,这里面装的.是武器?”

    “爱国,这里面是什么东西,武器吗?”

    “比武器还金贵。”李爱国将箱子重重砸在桌上,震得搪瓷缸里的茶叶都跳了起来。

    他朝旁边保卫干事扬了扬下巴:“借撬棍用用。”

    箱盖掀开的瞬间,吕白山的眉头皱成了疙瘩。铜线、磁铁、缠着胶布的电路板堆得满满当当,活像从废品站捡来的破烂。

    “就这?”他抓起一团乱麻似的线圈,嗤笑一声,“还不如我缴获的发报机零件像样。”

    李爱国没接话,目光扫过围观的干事们。

    吕白山立刻心领神会,猛地一拍桌子:“都杵着干什么?巡逻去!”

    等办公室只剩下两人,他拉过椅子,屁股刚沾到椅面,就见李爱国已经蹲在地上忙活开了。

    一根铜线,在磁铁上绕制出一个闭合回路。

    然后,又将闭合回路跟振荡电路连接在一起.

    吕白山一直在旁边静静的看着,当看到李爱国把两个个古怪的玩意摆在桌子上的时候,挠挠头说道:“这还是一堆破烂.不是,应该是两堆破烂。”

    李爱国笑了笑,还是没有回答,伸手从办公桌上,拿出一支钢笔。

    钢笔在吕白山的面前晃了晃,被李爱国放进了两堆破烂之中。

    此时,一阵急促的轰鸣声响起了。

    吕白山吓得从椅子上跳起来,指着那两堆破烂说道:“这,这玩意为什么会叫唤?”

    李爱国将钢笔帽子摘了下来,用手指弹了下,钢笔帽子发出金属撞击独有的声音。

    “金属探测!”吕白山盯着不停颤动的线圈,倒抽一口冷气。

    得到李爱国肯定的点头后,他原地转了两圈,军靴把地板踩得咚咚响:“有这玩意儿,那些夹带的耗子就没处躲了!”

    兴奋劲还没过去,他突然眯起眼:“灵敏度咋样?”

    “可以调节,灵敏度调到最高的话,即使是最微弱的金属粉末也能探测到。”李爱国考虑到一机厂的特殊性,专门对安检门做了优化。

    “好,这可是个好宝贝,我马上让人安装在工厂的大门上。”

    吕白山搓着手就要喊人,却被李爱国一把按住。“先别声张。”

    李爱国敲了敲线圈,眼中闪过狡黠的光,“等那些夹带的家伙自以为瞒天过海”

    吕白山先是一愣,随即狠狠拍了下大腿:“好你个李爱国!闷声下套啊!”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笑出声。

    随后,吕白山为了防止安检门被外人知道,亲自带了两个思想觉悟非常高的保卫干事,完成了安检门的安装工作。

    不过此时现在有一个新问题出现了。

    这年月工人的外套上经常会有铜扣子,皮带也是铜扣皮带,很容易引起误报。

    一机厂保卫科特意作出规定,出入大门,必须要脱掉外套,皮带也要交出来,就连钥匙也得放在专门的盒子里。

    这条规定看上去有些古怪,但是保卫科办事儿,不需要向外人解释,工人们只是议论了一阵子,也就没有在意了。

    毕竟他们心中没有鬼,不怕半夜鬼敲门。

    再说了,一机厂是军工厂,工人们的思想觉悟都比较高,真正敢于搞夹带的没有几个。

    所以安检门安装后,并没有发出过警报。

    但是。

    有人却感觉到一丝不寻常。

    此人就是赵士奇。

    清晨,他在经过大门口的时候,按照规定接受了检查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从兜里摸出一根烟递给了一个保卫干事。

    “小刘,这是怎么回事,你们保卫科又改规矩了?不会是上什么新设备了吧?”

    “哎吆,是大中华,要说咱们厂里面的技术员,就属赵工您最大方。”

    保卫干事双手接过烟,舍不得抽,别在耳朵上,笑着说道:“你多想了,我们吕科长,觉得原来检查的速度太慢了,现在简化了检查程序。”

    听到这话,赵士奇暗暗松了口气。

    他已经筹划了两年时间,找到了一种可以悄无声息的把合金材料夹带出去的办法。

    现在只要能够接触到合金材料,就能实施计划了。

    可千万不能在此时出现变故。

    赵士奇谢过保卫干事后,不紧不慢的朝着科室走去。

    在路过科长办公室的时候,赵士奇看到张坦不在办公室,路过李爱国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的门也关上了。

    进到大办公室里,赵士奇佯装好奇的问道:“老刘,科长和李组长呢?他们没上班吗?”

    “好像是去开会了,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老技术员抬起头回答了一句,便低下头接着忙碌起来。

    “老刘,咱们科室里所有人都知道,你跟科长的关系最好,你不可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是吧?”赵士奇拍出一记马屁,正想从老技术员嘴里套出点消息。

    这时候,一直盯着赵士奇的赵清冷声说道:“赵士奇,你这么关心科长,是打算干什么?”

    赵清的声音很大,引来不少技术员的目光。

    “诶呀,赵清,我关心领导也有错了。你看看,你的老毛病又犯了,算了,算了,谁让我这个人大度呢,不跟你一般见识了。”

    赵士奇的计划被破坏,心中恨透了赵清,此时却也不得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晃悠着回到了办公室里,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他一边工作,一边盯着外面。

    不为别的,他现在急需要一个机会来接触新式坦克的下料工作。

    这几天,为了获得信任,他日夜工作,甚至放弃了跟小梅约会,总算是把手头的工作搞定了。

    等这个项目交上去也许就能重新获得张坦的信任了,接触到保密要求更高的下料了。

    “张坦啊,张坦,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了。”

    直到中午,张坦和李爱国还没有回来,赵士奇觉得有点不对劲,心情也糟糕了起来。

    食堂屋顶的吊扇吱呀转动,将闷热的空气搅成粘稠的漩涡。

    赵士奇盯着铝饭盒里凝结的油花,眉头拧成死结,连王小梅小心翼翼放在桌上的搪瓷缸都没抬眼。

    “士奇哥,是不是菜凉了?”王小梅绞着衣角,饭盒里红烧肉的香气混着她身上淡淡的肥皂味,“我去让大师傅热一热.”

    “不用。”赵士奇突然扯出个笑,瓷勺刮过饭盒的刺耳声响戛然而止,“小梅最懂我,全是我爱吃的。”

    他夹起块颤巍巍的肉,油汁顺着勺柄滴在桌布上,“你就像戈壁滩上的胡杨,让这枯燥日子都有了盼头。”

    “你就像是天上的星星,照亮了我黯淡的人生。”

    三言两语,赵士奇就把王小梅这个可爱单纯的姑娘迷得颠三倒四的。

    王小梅的耳朵瞬间红透,捡起一块肉送到赵士奇的饭盒里,小声说道:“士奇哥,是不是赵清又找你麻烦了要不,咱们把结婚证领了吧,那样的话,赵清也会死心。”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蚊子哼的声音。

    在这个民风保守的年代,一个姑娘能主动提出结婚,所需要的勇气可想而知了。

    赵士奇看着王小梅,心中有些感慨,如果他能够待在一机厂的话,说不定真会同这姑娘结婚。

    但是,他不能!

    他注定要喝洋咖啡,要欣赏百老汇的演出。

    待在这个只能喝开水,啃窝头的地方,他肯定会疯掉的。

    “小梅,我也想早点跟你结婚,只是这阵子,领导特意在针对我,咱们再等等吧。”

    王小梅闻言,面前瞬间朦胧了,鼻子有一些酸楚。

    她深吸口气,压抑自己的情绪,挤出一丝笑脸:“士奇哥,你那么有能力,肯定能得到领导赏识。”

    “能力?”赵士奇突然冷笑,瓷勺重重磕在碗沿,“在这儿,资历比天大。那些老顽固攥着资料,生怕年轻人抢了风头。”

    赵士奇的不满,在王小梅看来却是一种怀才不遇的表现,这更是让她心疼不已。

    王小梅见心爱的人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左右看看,小声说道:“士奇,我的工作内容调整了,帮着陈总工负责下料工作,要不了多久就能晋升了。”

    “下料工作.”赵士奇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小梅,你能进到锻造车间里?”

    “可以啊,我每天要负责清点锻造用的材料。”王小梅点头。

    “这么说,你能接触到咱们厂和包钢最新研制出来的601钢?”赵士奇迫不及待的问。

    此话一出,深陷情网的王小梅有了几分警惕。

    “士奇,601钢是咱们厂的机密,你怎么知道的?”

    “你怎么”

    “咳咳!”赵士奇猛灌了口水,呛得满脸通红,“太辣了”

    他抓住姑娘递来的水壶,指尖擦过她微凉的手腕,“这可是厂里重点项目,我负责履带设计,能不关注?”

    王小梅松了口气,耳根发烫:“是我多心了”

    “周末看电影?”赵士奇突然握住她的手。

    “好啊。”王小梅眯眼笑。

    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她没有看到,赵士奇扭过去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阴险。

    就在赵士奇找到了接触到601钢的途径时,张坦也把李爱国重新设计的坦克图纸递交到了厂里面。

    领导们和总工们仔细一研究,顿时来了精神。

    “这新坦克的设计完美的解决了原来设计的弊端。”

    “如果真按照这种设计制造的话,新69式足以硬抗老大哥家的新式坦克了。”

    “只是.这特制装甲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没有标注出来?”

    很快有领导注意到了,图纸上所有的参数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甚至有部分配件还很贴心的注明了制造工艺。

    但是最关键的坦克装甲却用了一个含糊的词语“特制装甲”来替代。

    领导和总工们齐齐看向张坦。

    张坦略带尴尬的解释:“爱国同志觉得这种特制装甲的保密等级太高”

    “嘶保密等级太高?这是不是在开玩笑?”

    “这里是一机厂,国内唯一能生产坦克的地方。”

    “是啊,我们的保密等级难道还不够高吗?”

    领导和总工们虽然都比较有素养,没有直接点名,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李爱国这是在看不起谁呢。

    跟那些领导和总工们的义愤填膺相比较,了解李爱国部分情况的厂长显得平静了许多。

    厂长双手下压,等下面安静下来后,说道:“装甲的事情,由我跟李爱国同志亲自谈,你们现在先探讨一下新设计,看看生产制造方面有没有什么难度。”

    随后,厂长宣布散会,让张坦把李爱国请到了办公室里面。

    办公室的门紧紧的闭上。

    厂长亲自给李爱国倒了一搪瓷缸子茶水递了过来。

    “爱国同志,我以前在京城开会的时候,听说过你不少事情,没想到你对坦克也有这么深入的研究。新图纸我们已经审阅过了,大体上没有什么问题,实在是太感谢你了。”

    “郭厂长,您客气了。”李爱国对于这位郭厂长十分的尊敬。

    郭厂长是老同志了,三十年代就加入了队伍中。

    他虽不是那种带兵打仗的将军,却在行政管理方面表现出不俗的能力。

    解放后,投身国防建设中,617厂就是其一手筹建起来的。

    厂长笑了笑:“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的帆布袋里应该装了一份文件,文件是跟那种特殊装甲有关。”

    “郭厂长,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睛。”李爱国趁势从帆布包中取出一份手稿递过去。

    厂长接过来,只是看了一眼,脸色就微微发生了变化。

    他马上合上手稿,抬头看向张坦:“张科长,麻烦你先出去一下。”

    张坦本来还等着搞明白特制装甲到底是什么玩意,听到这话,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他虽然级别不高,却是技术方面的专家,就算这特制装甲再机密,也不可能瞒着他吧。

    “张科长?”

    听到厂长又喊了一声,张坦这才晃过神来,站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他关上了办公室的门之后,挠了挠头。

    “爱国搞出的这个特制装甲到底是什么玩意,保密等级竟然这么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不错,请把《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