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计划赶不上变化】

    山东到高丽这条航线,已经极其成熟了,且有多条线路。

    从胶州湾出发,赶上季风只需十日,寻常时候则需要十五日左右。

    自秦汉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沿海渔民及商客将大海的脾气摸得七七八八了,总结出了一套规律。

    远洋贸易,往往是开春赶在冬季风的尾巴出海。

    因冬季风的风,是由陆地吹往大海。

    而夏季风则刚好相反,于是便赶在夏季风的尾巴回来。

    这一来一去,正好一年时间。

    此次出使高丽,便是赶在冬季风的尾巴,借着季风助航,仅需十日即刻抵达。

    十日时间一晃而过。

    二月十六,两支神舟战舰群驶入高丽江华湾海域。

    王启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

    他乃王氏宗族,国君是他堂弟,尚且年幼,一旦成功铲除外戚李资谦后,便是大功一件,届时国君必定会依仗于他,位极人臣,手握大权。

    念及此处,他不由心潮激荡。

    就在这时,悬杆瞭望台上的旗手,忽然摇动两色旗帜。

    传令兵高声禀报道:“禀都帅,前方两里处,有一支舰队,约莫八艘战船。”

    其实不用传令兵禀报,今日无风无浪,阳光明媚,海上视野极佳,站在甲板上远眺,可清晰的看到远方有数个小黑点。

    王启怕造成误会,赶忙开口道:“许是我高丽水师。”

    “嗯。”

    李南嘉并未放松警惕,挥手道:“验明身份。”

    下一刻,位于前方护航的两艘战船立刻加快速度,脱离舰队,直奔对面八艘战船而去。

    随着双方距离越来越近,对面战船上高悬的王字大旗,渐渐清晰。

    果然是高丽水师。

    不多时,前方验证身份的战船上,也打起黑白两色旗帜,确认了对方身份。

    王启面色急切道:“李都帅,可否请水师将领登上神舟,小臣有些要事想询问一番。”

    “可信否?”

    一旁的马扩问道。

    王启点头道:“可信,水师将领金武奇乃是小臣心腹。”

    闻言,李南嘉这才吩咐道:“将对方将领请来。”

    一刻钟后,金武奇乘坐小艇赶来,登上神舟战舰。

    金武奇心头忐忑,一双目光不受控制地四下打量。

    当看到王启,他面色先是一喜,旋即又显露焦急之色,快步走上前,叽哩呱啦的用高丽语说了一大通。

    只见王启脸色渐渐变得阴沉,就连马扩都微微皱起眉头。

    李南嘉挑了挑眉:“马尚书懂得高丽语?”

    “略懂。”

    马扩点点头。

    李南嘉问道:“发生了何事?”

    马扩沉声道:“王使节离开高丽不久,外戚李资谦便再度扬起屠刀,将朝堂与军中清洗了一遍,许多高丽国君暗中联系的大臣,或身死,或下狱,或贬官,如今高丽朝堂,几乎全部都是李资谦的亲信。”

    “定是有叛徒告密!”

    王启一拳砸在栏杆上,面色难看到了极点。

    通过金武奇的叙述,李资谦此次动手无比突然,毫无预兆,显然蓄谋已久,而且清剿的官员,基本都是与国君密谋之人,因此他断定出了叛徒。

    李南嘉疑惑道:“肆意屠杀朝臣,高丽竟没有乱?”

    她这段时间恶补了一些书籍,对高丽有所了解。

    此时的高丽,世家林立,权势最甚的有五家,都是当初随王建起事之人,堪称高丽版的七宗五姓。

    李资谦虽掌权,却也并非一家独大,其他几个世家若是联手,足以与之抗衡。

    王启苦笑一声:“只怕李资谦早已与其他几家谈妥了。”

    马扩微微叹了口气:“如此一来,我等此前的谋划,彻底成了无用功。”

    计划赶不上变化。

    李资谦忽然来了这么一手,齐国为王楷册封正名,也就意义不大了。

    这一点,王启也心知肚明。

    关键是,既然出了叛徒,那么他假意投靠之事应当也暴露了,一旦回到高丽,必死无疑。

    或许天朝上国使节在时,李资谦不敢动手,可上国使节总会离去,不可能在高丽待一辈子。

    念及此处,王启神色惶恐道:“马尚书,眼下该如何?”

    马扩思索道:“如今李资谦彻底掌控朝堂,只怕军中将领也被换了个遍,寻常计谋怕是很难奏效,只能兵行险招。”

    “何解?”

    王启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眼中满是期盼。

    “你且附耳过来。”

    马扩招招手,在王启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咕隆!

    王启瞪大眼睛,咽了口唾沫,眼中满是骇然。

    “这……这能行么?”

    不怪他如此失态,实在是马扩的计划太过疯狂。

    一旦失败,莫说他了,便是马扩自己恐怕也难逃一死。

    马扩正色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否则,以李资谦之权势,恐会行司马昭旧故。届时,高丽可就彻底姓李了。”

    杀皇帝的权臣有不少,但当街弑君的,独司马昭一份儿。

    开了如此恶劣的头,也不难怪一直被后世当作‘典范’。

    听到司马昭旧故这几个字,王启心中剧颤。

    按照李资谦如今的权势,王楷这个国君的生死,在其一念之间,且有无数种死法,病死、暴毙、溺死等等。

    王楷一死,再从王氏中挑一个年幼听话的继续当傀儡。

    等过上个十年八年,行禅让之事,一切水到渠成。

    一时间,王启神色不断变幻,心中纠结无比。

    挣扎了许久,他嘴唇动了动,为难道:“小臣觉得,或许……或许还有别的法子。”

    见状,马扩心中对王启下了评语。

    或有小智,难堪大任。

    不动声色地朝李南嘉使了个眼色后,他点头道:“既如此,待到了高丽后,再慢慢商议对策。”

    “也好。”

    王启松了口气,忙不迭的点头应道。

    待金武奇离去后,舰队再次启航。

    距离抵达开城港,还有半日时间,用过午饭后,王启便习惯性的回到船舱小憩。

    趁着这个功夫,马扩找到李南嘉,商议道:“王启此人畏畏缩缩,难成大器,本官方才故意稳住他,待到了高丽后,计划不变,以烟火为信。”

    李南嘉迟疑道:“马尚书,末将也觉得此计太过凶险,一旦李资谦党羽狗急跳墙,后果不堪设想。”

    “有死而已,何惧哉?”

    马扩面色淡然,叮嘱道:“若我身死,你当主持大局。王楷性命并不重要,陛下只需要一个听话的高丽,明白吗?”

    李南嘉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应道:“末将明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宋泼皮不错,请把《大宋泼皮》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宋泼皮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