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9.我,就是岁月之主!

    说实话,在陆渊第一次释放出两道分身时,摩诃古族的这位天至尊并没有惊讶,毕竟,大千世界的灵诀数不胜数,其中,分身类型的灵诀自然也不少,虽然达不到人手一个的地步,但到了天至尊这个境界,或者说到了至尊及以上的境界,都会或多或少的接触到这种类型的灵诀,除了那种不想要的修炼者,比如说九劫战帝,因为九劫战帝推崇的就是一力破万法,假设有一个同样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他绝对会选择那种单体攻击或防御类型的灵诀,而不会选其他偏向于辅助类型的灵诀,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修炼者还是有这种类型的灵诀,并将其趋使于战斗化的。

    不管是萧炎的三千雷幻身。

    还是天帝的一气化三清。

    都证明了这种类型的灵诀对修炼者来讲的重要性。

    换句话说。

    大千世界的所有灵诀。

    包括功法。

    都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专门为了越阶而战设置的。

    九劫战帝的神通九劫。

    就是这一类型灵诀的代表。

    这种类型的灵诀往往比较极端,绝大多数专修这种类型灵诀的修炼者,最终都会发育成偏科战神,属于是一招鲜吃遍天的那种逻辑套路。

    第二种则是均衡派。

    也可以说是中庸。

    不偏不倚。

    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招数。

    也没有什么特别稳固的套路。

    不吃操作。

    但也不能完全的按套路出牌。

    对随机应变能力还是有区别的。

    总而言之,就是不上不下。

    因此,也就被人单独列一个档,把这一系列的灵诀归纳总结为均衡类型,用来定义天下灵诀。

    修炼这种类型的灵诀的修炼者众多。

    说的直白一点。

    走这个体系的修炼者数量众多。

    据统计,常年占据大千世界修炼者总量的十分之九及以上,哪怕是到了天至尊阶段也是如此。

    就算是在九劫战帝崛起的那个时代,因为九劫战帝掀起了一股极限加点的风潮,所以,有不少修炼者也跟着开始极限加点,导致这个体系的人流失了不少,但这个体系的人依然占据大千世界当时修炼者总量的十分之七以上。

    足以看出这个体系有多受欢迎。

    当然。

    退一步来说。

    或许不是这个体系受欢迎。

    而是绝大多数人接触到的灵诀都是比较平衡的,因此,他们走的自然也就只能是这个体系了。

    而第三种,则是确保自己不会被越阶的灵诀功法。

    分身之术。

    就是这第三种。

    因为不想被越阶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增加人手。

    或许身为地至尊的你是一个天才。

    可以越阶而战。

    击败身为灵品天至尊的我。

    但如果我身后有很多帮手呢?

    假设我身后有十位灵品天至尊。

    你还能击败我吗?

    或是说,我身后有一百位乃至一千位灵品天至尊。

    你还能击败我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更何况,就算是击败了一百位乃至一千位的灵品天至尊,如果把这个数量放大到无限呢,或者说,把境界往上提升,提升到仙品天至尊?

    总而言之,以数量去抵消质量。

    是防止越战的好手段。

    或许不是最佳解,但一定是通用解。

    因此,对于陆渊会分身这一手,这位摩诃古族的灵品天至尊一点都不惊讶,因为在分身这条路上,比拼的永远是分身的个体战力和数量。

    假设两个人都能分出来一百道分身。

    但其中一个人的分身能够继承本体百分之五十的战力,而另一个人的分身只能继承百分之十。

    显然,高下立判,胜负已分。

    而在此基础上,才是分身的代价。

    最低级的分身需要支付自身的灵力。

    假设自身的灵力是百分之一百。

    分出去一个分身后。

    假设这个分身拥有百分之五十的灵力。

    能够发挥出百分之五十的战力。

    那么,本体的灵力则会降低到百分之五十的比例。

    这就涉及到能量守恒定律了。

    不过,还有一些高级的分身灵诀,可以让使用者以一个极低的损耗,让分身保持超高的战力。

    差距也就在这里体现了出来。

    至于陆渊用的一气化三清。

    则是最高档次的分身灵诀。

    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叫神通。

    灵诀需要讲究逻辑。

    但神通不需要。

    一气化三清的特殊性在于,使用者在分化出分身时,不需要消耗任何能力,灵力也好,精神力也罢,包括但不限于斗气,都不会被消耗,可以说是无损分身,只凭这一个特殊的点,就决定了一气化三清起步就是最高档次的分身术,而后面的两个特点更是直接奠定了一气化三清的神通地位,那就是一气化三清的所有分身可以完美继承本体的一切,不仅仅是境界,还包括本体的一切灵诀及一气化三清这道神通,另外,一气化三清的分身被打爆了不要紧,还可以重复性的分裂,虽然有单次数量限制,换句话说,一个本体最多分化出两道分身,不可能一瞬间爆兵一大堆,但也只是有一点小麻烦,只需要重新分化即可,在以上三个巨大的优点面前不值一提。

    退一步说。

    正是因为有这个单次数量限制。

    一个人只能分化出两具分身。

    而且,被分化出来的分身也只能分化出两具分身。

    一气化三清才只是位列绝世神通。

    要不然。

    如果失去了这个最低的限制。

    一气化三清应该位列三十六道绝世神通之首才对。

    毕竟,一气化三清的分身可是连神通都能复刻的。

    说的更直白一点。

    如果陆渊会九劫战帝的九劫秘法。

    也就是同样处于三十六道绝世神通序列中的九劫。

    陆渊的这些分身也能使用九劫秘法。

    就算是面对不朽大帝。

    亦或是面对天邪神。

    陆渊都有把握在地至尊的境界时跟他们打成平手。

    要知道,九劫是有九九归一一说的。

    虽然陆渊不确定心魔雷帝是怎么知道这个秘密的。

    但这一点确实是心魔雷帝告诉他的。

    也就是说,九劫战帝的九劫,看上去只有九重,实际上,这九重跟天帝的无限重是一个道理。

    一气化三清第一重,两具分身。

    一气化三清第二重,分身再各自分裂出两具分身。

    一气化三清第三重,二代分身再分裂出相同分身。

    以此类推。

    而九劫的第一重,实力翻倍。

    九劫的第二重,在第一重的基础上再次进行翻倍。

    九劫的第三重,在第二重的基础上再次进行翻倍。

    以此类推。

    所以,假设九劫战帝的常态战力是一。

    第一重之后,他的战力就是二。

    第二重之后,他的战力就是四。

    第三重之后,他的战力就是八。

    第四重,十六。

    第五重,三十二。

    第六重,六十四。

    第七重,一百二十八。

    第八重,二百五十六。

    第九重,五百一十二。

    理论上,第九重圆满,到此为止了。

    但事实上呢?

    九九归一啊!

    九重可以重新压缩为一重!

    只不过,如果再想往上走,步入九劫的新第二重,则需要以新第一重,也就是原九重的难度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二次迭加和以此类推。

    也就是说,假设原九重的修炼时间加起来有一千年,那么,九九合一,新二重的修炼时间必然在一千年以上,这也是九劫能位列绝世神通的原因,三十六道绝世神通都是无上限的。

    九劫战帝只是没修炼到新二重。

    并不等于九九归一不存在。

    也不等于获得了九劫神通的九劫战帝不清楚自己的前路应该怎么走,或是未来强到什么地步。

    而一气化三清却可以复刻神通。

    这就意味着,九劫神通也是可复刻的。

    如果一气化三清再没有单次数量限制。

    而是一口气分出一大堆。

    放眼整个大千世界。

    当年,能跟天帝掰手腕的人怕是只有不朽大帝一个了,说是不朽大帝之下的第一人毫不夸张。

    其余九帝全要排在他后面。

    而不是并称九帝,不相上下。

    所以,在第一批分身出现时,这位摩诃古族的灵品天至尊不以为然,等到第二批分身出现时,这位摩诃古族的灵品天至尊由于被陆渊的二代分身之一攻击,也没有这个心思关注这方面,至于第三批分身出现时,这个摩诃古族的灵品天至尊已经死在陆渊分身的岁月刀之下了,也就不再有观看后续局势的视角了。

    但摩诃古族的其他人还没死。

    包括那些在这位灵品天至尊死后,如同捅了马蜂窝,一只只窜出来的马蜂,准确的说应该叫隶属于摩诃古族的天至尊,全都震惊的看了过来,看着那位已然陨落的自家人和已然分裂出了二十多具分身的陆渊,陷入了沉思中。

    分化出两具分身,不算什么。

    但分化出二十具。

    甚至每一具分身的战力都是一致的。

    除了能从站位上判断一下本体。

    无法从其余任何方面辨认。

    已知能做到这一点的灵诀,应该只有一气化三清。

    该说不说。

    能从上古大战中幸存下来的家族。

    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再不济也是有两手底牌的。

    虽说这些摩诃古族的天至尊不会一气化三清,跟上古时期执掌这道神通的天帝也没什么交集。

    但基本的了解,他们还是有的。

    因此,对于这位来者。

    一看就是天帝标准传人。

    而且,还是已经达到天至尊的传人。

    说实话,他们是不想招惹的。

    因此,在一刹那的茫然后,其中一位仙品天至尊忽而开口,没问陆渊,而是看向了自家阵营里的某些人,沉声道:“谁来给我一个解释?”

    作为闭关了十多万年的老祖。

    不了解外界的情况很正常。

    至于其他的天至尊了不了解。

    是不是后来的。

    他也不怎么清楚。

    因此,也就直接一个地图炮砸过来了。

    打算先跟自己人了解一下详情。

    至于说,为什么不问陆渊,显然是因为陆渊的身份足以无视他的提问,而且,按照正常人的思路,天帝的传人都打上他们摩诃古族的大门了,必然是他们摩诃古族中的某些人做了一些惹到人家的事,不然,无缘无故,双方井水不犯河水,也没理由打上摩诃古族才对。

    因此,考虑到冤家宜解不宜结。

    这位摩诃古族的老祖还是决定问问这些后辈,虽然他依旧不能确定,这一代的族长到底是谁。

    不过,实话实说。

    摩诃古族这一代的族长也是一脸茫然。

    看了看对面的陆渊。

    确定自己不认识。

    也没从其他方面听说过。

    所以,在犹豫了一下后,还是看向了自己手下的几位长老,试图从这几个人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你们几个,可曾是做了什么事,惹得这位青年才俊登门,甚至是大打出手?”

    得益于摩诃古族的傲慢。

    上一次。

    也就是陆渊在五百年前来的那一次。

    并没有得到这位摩诃古族族长的接见。

    而是由其中一位长老出面。

    代为接见的陆渊。

    另外,由于清衍静的婚约一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没往陆渊这方面展开详细调查。

    外加陆渊的画像少的可怜。

    就算被萧炎杀了一个七进七出。

    摩诃古族也没能收集到陆渊的画像。

    最主要的原因确实是不重视。

    但侧面的原因也是情报上的忽略。

    浮屠古族能分析出一切,是因为他们知道其中的关系,而摩诃古族不知道一切,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查到陆渊和清衍静之间的这份关系,所以,在傲慢与偏见下,摩诃古族的族长才表现的如此无知,但这不等于下面的长老也不知道,毕竟,下面的这几个长老都是日常处理事务的,别人不知道,但他们心知肚明。

    因此,当即就有长老说道:“他就是陆渊,炎帝的师兄弟,据传闻,跟少族长的未婚妻有非同一般的关系,二十几年前,炎帝杀入我族,随后,浮屠古族借机发难,欲要撕毁婚约,恐怕也是受此子指使,另外,在数百年前,他曾拿着一些我摩诃古族独有的灵诀,登门,归还……只不过,因为他当时声名不显,外界号称地至尊无敌,但族长您说,不入天至尊,终为小道,所以,也就没见他,而是命我等一行人去接见,最后将他打发走的。”

    “说的很好。”

    “但你们还落下了一层身份。”

    看着终于想起来往事的摩诃古族族长。

    陆渊淡然一笑。

    补充道:“在几十万年前,我还有一个不是那么出名的称号,但我相信,你们一定听说过我……因为那时的我,被外界人称为岁月之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空间之力至诸天不错,请把《从空间之力至诸天》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空间之力至诸天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