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或许是比利时那里忙中出了,要不就是普鲁士人由于精神紧张过度生了乱,总之,是有人擦枪走了火
为了帮普鲁士擦屁股,当然,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会因那位“莽撞”的俾斯麦而陷进更深的泥潭之中,迪斯雷利尽管已经快接近了焦头烂额的地步,却还是不得不使出浑身的解数,派出一批批能说惯“骗”之人,穿梭于普鲁士周边的国家之间。
丹麦、意大利、比利时、波兰,甚至连奥斯曼帝国他们也都一一跑到了。
对这些国家,大英帝国的特使们除去指天对地的发誓,就是大口的许愿,极尽拉拢蛊惑之能事,目的只有一个,即便不能把它们拉进协约国的怀抱,至少也得让它们对眼下欧陆的“局部”乱局,保持视而不见的中立态度。
当然,在明着用一队队的特使去料理上述国家的同时?无??,迪斯雷利还没有忘记了要使用另外的一套手法,那就是求助于他的最亲密的,莱昂内尔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力量,尤其对那个在他看来是最具有危险性的意大利政府,给予胡萝卜加大棒式的套餐服务。
意思就是你意大利只要好好地跟我们合作,牢牢地站稳你们曾经表示过的那个中立的立场,金票大大地。否则的话,影响力已经遍及意大利半岛的罗氏家族的银行,就要中断与你们意大利政府之间的一切友好关系。
意大利这回是赚足了便宜。
因为还早在几个月前,俾斯麦为了实现的战略目的,就曾颇有前瞻地给意大利下了一个很慷慨的诱饵。经过一系列的友好磋商,普鲁士政府答应并通过容克财团兑现给了意大利政府一亿五千万马克的无息贷款,前提是叫意大利政府好好地埋头于国内的经济发展,少管外面的闲事儿。
不过,迪斯雷利似乎忘记了一点,罗氏家族是他的不,自然也一定会尽其所能地给予他一切所需的必要帮助。但是,罗氏家族同时还是商人,而且还是大大地商人,他们也有属于他们的利益。一旦当个人的私利与所谓的“公益”相互发生冲撞的时候,罗氏家族当然也不会脱离俗套,他们首先要维护的利益。
那么,现在罗氏家族的利益是呢?
随着在美利坚联邦的大溃败,再加上这几年依靠着各自政府的帮助,已经逐渐形成了气候的法兰西银行系统(如国家工商银行、里昂信贷银行及兴业银行和巴黎贴现银行等)、普鲁士的容克财团的挤压,那个曾经一跺脚,整个欧洲都得跟着乱颤的罗氏家族,早已不是那么的威风八面。而要想再重新振作起往日的雄风,罗氏家族最需要的就是接着来发他们最为拿手的战争财。于是,问题来了,因为迪斯雷利不想看到的哪些,恰恰却就是罗氏家族所最愿意见到的一切。
说句最简单的话,早在二十几年前,罗氏家族的所罗门.罗斯柴尔德就通过收购威特考维斯联合矿业公司和奥地利—匈牙利冶炼公司(这两家公司当时都名列世界十大重型工业公司),成功地将的触角伸进了奥地利帝国。其后又仅仅用了五年的,所罗门极其家族就已经成为了奥地利金融和经济上的实际主宰者。
所罗门.罗斯柴尔德用的实力,令所有的奥地利人都不得不发出这样的一声由衷的赞叹,赞叹奥地利帝国除去已经有了的一个属于他们的费迪南皇帝之外,同时“还有一个所罗门国王”。
可即便是这样,难道罗氏家族会为了他们的那位好——大英帝国的首相迪斯雷利,而甘愿眼瞅着奥地利帝国就痛痛快快地输给普鲁士吗?
答案是非也。
在罗氏家族的心里,那是实在巴不得奥地利跟普鲁士之间,能够昏天黑地的打上个十年二十年才美呢。否则的话,高利贷放给谁?那么大的矿业公司和冶炼公司所生产出来的又消化?
要,凡是像罗氏家族这样的所谓金融大鳄,那历来就都是死死地附在战争身上的一个个寄生虫。
所以,罗氏家族真心希望看到的应该不仅仅是一场局限于某些地区的战争,而是希望看到整个的欧洲,乃至整个的世界都同时打起来。
但在这里还是要说上一句公道话,尽管已经跻身于欧洲上流社会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同样也会不可避免地要拥有与一切奸商的共性,似乎永远都在把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其实,作为有着犹太血统的他们,却还是一群地地道道的民族主义者。他们不仅始终都没有忘记过犹太族群所应有的光荣传统,还无时无刻地不在维护着犹太人的根本利益。
在罗氏家族的这个大家庭成员当中,大多数的人一直都在坚持着非本族不能通婚的原则。而且,凡是这个大家族下属的所有公司和企业,都必须按照犹太教安息日的规矩,只要到了星期六,就绝不会去做任何的生意。
尤其是当在做生意赚大钱与维护犹太人的根本利益之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时候,他们总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后者,宁可放弃任何以损害民族根本利益为代价的赚钱机会。
早在一八二零年,罗氏家族的当家人内森.罗斯柴尔德就公开宣布过,绝不同任何一个拒绝给犹太人公民权的德国城市做生意,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八五零年,当罗马教皇伸手向罗氏家族的又一位重量级成员卡尔.罗斯柴尔德,提出借点儿钱使用的时候,面对神圣的教皇,卡尔.罗斯柴尔德仅仅就提出了一个简单、但却是毫无讨价还价的条件,梵蒂冈方面必须拆除在罗马的犹太隔离区。
同样,由于俄国的沙皇政府残酷迫害和虐待俄国犹太人,伦敦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公开宣布,坚决不向俄国的沙皇政府提供哪怕是一分钱的贷款。
在这一点上,罗斯柴尔德家族堪称是伟大而高尚的,因为他们还分得出铜臭与民族利益之间的巨大差别。罗氏家族的这类举动,应该令那些满脑子进了水,不分好歹、不知香臭,只要逮个机会就敢遥世界大唱“四海之内皆”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之类的善歌的人们,必须为之汗颜。当然,那些把钱看得比的爹和娘还要亲的一些人,就更是无法同人家罗氏家族相比了。
有时候,有些仇恨,是不应该随着的推移而就必须要被忘却了的。因为那不是善良,更不是包容,而是忘本。
不会仇恨的人,难道会有一颗所谓的至善博爱之心?嘿嘿,估计不靠谱。
还是迪斯雷利首相大人说得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而一个民族的尊严,则是最大的利益。
迪斯雷利把恐吓意大利的这个宝压在了罗氏家族的身上,那显然是了。这还绝非是现在的意大利根本就不怕恐吓,也不是罗氏家族真的就一头钻进了钱眼子里,而是罗氏家族根本就无法张开他们的恐吓之口。
因为,自从意大利完成了自我的统一大业之后,意大利王国就以国王的名义正式颁布了一条法令,所有居住和生活在意大利王国境内的犹太族民众,都是意大利王国的公民。
迪斯雷利虽然力没少出,愿没少许,钱也没少掏,可结果却绝对不好。
当俾斯麦在柏林的首相官邸里,一面看着那一份份摆在他面前的来自前线的报捷电文,并同他的参谋长毛奇将军一起掐指头,洋洋得意地盘算着还需要多少多少天,他们神勇的普鲁士大军就可以兵临维也纳城下的时候,伦敦的迪斯雷利却差点儿就哭起来。
拥有重兵的普鲁士美茵河独立军团,在仅仅用了三个星期的就相继占领汉诺威、萨克森和黑森,战果果然是斐然。但普鲁士大军的举动,马上就引起了比利时的不安。
也难怪,此时的普鲁士美因河独立军团的一部,已经西渡莱茵河进入了科隆地区,俾斯麦美因河军团这是在防备法兰西人,可比利时哪里?
于是,早在普鲁士军队刚一对汉诺威、萨克森和黑森动手,就已经有点儿提心吊胆的比利时政府,此时为了防备万一,更是赶紧调集军队,忙了个不亦乐乎。
比利时这一忙,普鲁士人自然也得瞪大眼睛,精神高度紧张。
于是,或许是比利时那里忙中出了,要不就是普鲁士人由于精神紧张过度生了乱,总之,是有人擦枪走了火。
随后,冲突升级。
“我们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了,为了比利时王国的生存,全体国民只有同心协力地同普鲁士这个战争贩子做奋力的一搏!”声称是遭到了普鲁士人入侵的比利时政府,对于普鲁士人的肮脏举动愤怒至极,就在双方擦枪走火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比利时政府对普鲁士宣战。
第一二八章或许是比利时那里忙中出了错,要不就是普鲁士人由于精神紧张过度生了乱,总之,是有人擦枪走了火
第一二八章或许是比利时那里忙中出了错,要不就是普鲁士人由于精神紧张过度生了乱,总之,是有人擦枪走了火是由【无*错】【小-说-网】会员手打,更多章节请到网址: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