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当英国人急需拉他的普鲁士入伙,共同去对付 美利坚联邦和法兰西的时候,俾斯麦敏锐感到……

        第一二六章当英国人急需拉他的普鲁士入伙,共同去对付美利坚联邦和法兰西的时候,俾斯麦敏锐感到……

    作为普鲁士的首相,俾斯麦的抱负绝不仅仅在于乐得其所地跟在英国人的屁股后面捞上点儿残汤剩水。在他看来,上帝之所以会叫他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借他那一颗极富聪明才智的大脑,还有他的那一双无所不能的巨手,彻底实现德意志全境的统一。

    与众多普鲁士的民族主义者们一样,在俾斯麦的内心里,也就已经勾勒好了一幅包括奥地利在内的大德意志帝国的美好蓝图。

    不过,俾斯麦可不是一个轻率的人,他同时还深知,为了完成他的这项伟大的事业,普鲁士必须要学会在欧洲列强的夹缝中生存与发展的技巧。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地利用欧洲的两大巨人——大英帝国与法兰西帝国之间的@无@@矛盾。

    因此,当英国人急需拉他的普鲁士入伙,共同去对付美利坚联邦和法兰西的时候,俾斯麦敏锐感到,他一展抱负的大好时机终于真正地到来了。

    俾斯麦所以会选择跟英国人入伙的真正目的,根本不在于那个遥远的美利坚联邦。因为对于他所服务的这个区区小国来说,甭管那个美利坚联邦最终会闹成个啥样子,都是美利坚联邦既影响不到他们的发展,同时他们也不会在美利坚的事务中得到多少的实际利益。

    所以,对口型一般地喊喊口号,装模作样地再跟在比划上那么两下子,也不过都是一些取悦于英国人的举动而已。其实,俾斯麦加入“组织”的真正目的,是因为英国人恼了法兰西。

    通过多年在外交政治圈子里的摸爬滚打,俾斯麦清醒地意识到,大英帝国虽然在全世界到处都敢跑马占地,但是,他们毕竟同时还是一只不吃窝边草的好兔子,在的家门口,也就是欧洲大陆,他们是没有领土野心的。英国人只是希望欧洲大陆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即不能出现一家独大的场景。

    法兰西却不同。法兰西真正希望的却是在欧陆的一家独大,不能容忍任何一个可以制约的住他们的强大国家的出现。因此,只要一个强大的法兰西帝国还在,普鲁士要想变成大德意志,那就是难上加难。这几年普鲁士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以及波兰地区所相继跌下的跟头,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作为一个在欧洲历经磨练,已经堪称是卓有手段的政治家加外交家,难道俾斯麦真的就忽视了法兰西背后的那个盟友太平天国政府的存在?真的就会对大英帝国在东方所一连串的跟头熟视无睹?

    当然不会。

    太平天国在东方的崛起,那是一件令全世界都为之侧目的大事情,俾斯麦哪里会看不见。

    但是,尽管按照一个政治家的惯性行为,俾斯麦也会对那个“刚刚睡醒”的东方古老国度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但在这方面,他却还是犯下了两个误。

    首先是因为最初根本就看不上这个依靠血腥的,甚至是“灭绝人性”的暴力,才最终夺取了政权的太平天国草根政府,而后来则是为了讨好英国人,普鲁士一直未与太平天国政府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所以,对于这个东方古国所发生的一切新变化,俾斯麦大人也就只能是依靠“道听途说”。

    也正是因为没有“可靠”的信息来源,这就直接导致了俾斯麦的第二个误的出现。

    俾斯麦承认,太平天国政府的确是有一些不同凡响之处,毕竟他不仅也是亲眼看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而且还打破头地跟着抢购了不少,但他却并没有把这些变化太当成是那么一回事。

    说来说去,再愚昧、再落后的国家,谁又不会鼓捣出一两样的新鲜玩意儿来。就譬如说是那个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的大清国吧,不是也曾依赖着生丝、瓷器和茶叶,几乎搜刮干净了整个欧洲那雪花花的银子吗?可是后来又样呢?还不是暂时替别人当个库房而已,到了归还的那一天,照样得连本带利地再给人家掏出来。

    太平天国政府咋了,不就是剪掉了大清国的大辫子吗,同样也逃不出这个上帝划定给你们的怪圈子。

    这还仅仅是俾斯麦心理上的一个方面。当然,俾斯麦还从另外一个方面,非常理性地进行过认真的考虑。

    太平天国政府所接手的是一个毫无现代工业基础的农耕大国,即便他们再有新技术、新人才,有再多的财富,要想完成向一个工业化国家的过渡,没有二三十年的,那也是枉然。

    这么一想,就很清楚了,太平天国政府之所以高举着“五项基本原则”的对外大旗,就是因为他们都,还根本不具备能与像英国这样的列强全面一争高低的真正实力。

    俾斯麦所犯下的这两个误,应该说是相当地严重的,尤其是他的第二个误,则是地地道道的一种惯性思维。他根本不了解太平天国现行国体的根本实质,只是简单地用来做了一个对比之后,就简单而匆忙地对此下了最后的结论。

    不过,要说起来,俾斯麦那个其实他还陌生的对太平天国政府,其实是很有痛恨的。因为,他偶尔听到某位欧洲的外交界人士,曾经在无意中吐露过的据说是来自太平天国政府某位高官的这样一句话,说他俾斯麦是个很不安分的人,一旦叫他得势,整个欧洲都会不得安宁。

    不管说,俾斯麦和普鲁士是根本不会与太平天国政府站在同一个队伍里的。

    与英国人结盟,促使英国人跟法兰西人之间更加势不两立,之后,俾斯麦要从中渔利,说到北非的利益,不管英国人想,不管英国人愿意还是不愿意给,俾斯麦都觉得无所谓,因为他想得到的可不是那些。

    就在数万的普鲁士军队跟在英国人后面,与西班牙大军一起为英国人摇旗呐喊的同时,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和他的国王威廉一世及普军总参谋长毛奇将军早已经达成了一个默契,那就是秘密而加紧地在国内继续动员,迅速改组并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起了六十万的精锐大军,等待时机冲奥地利下手。

    如今,英国人已经与法兰西和美利坚联邦打成了胶着战,难分上下高低。而令俾斯麦唯一不满的,就是那个一向谁都不怕、谁都敢整的大英帝国,现在居然摄于太平天国政府的威胁,不顾他的一再提议,就是不肯同法兰西人在门口放对儿。

    俾斯麦预计,随着北美事态的发展,英法双方都必须还要继续向北美加大追加投入,此时一旦他开始向奥地利动手,总还是能跟英国人说得。自这场轰轰烈烈的大战爆发以来,法兰西在欧洲一直都是孤家寡人,不仅是荷兰表示了中立,就连曾经受了法兰人恩惠的意大利以及丹麦政府,也把中立的口号喊的山响。

    至于那个曾经也令普鲁士头疼过一时的俄国,俾斯麦现在已经根本不拿它当成是一回事儿了。一是因为那头令人厌恶的北极熊已经完全于沉浸于了“礼学”之中,变得除去只会庸俗不堪的自娱自乐之外,毫无进取之心,也就更没有翻翻眼皮看外面的兴趣。就算是普鲁士闹翻了天,只要不打上门去主动找这头俄国熊的晦气,他们才懒得搭理你呢。当然,估计俄国熊的谴责和抗议那还是免不了要有的,那又能咋样?就当他们是放屁好了。

    而真要是出现了万一的情况,俄国熊闲的没事儿想出来捣乱了,那俾斯麦也不怕。这就是俾斯麦的第个二放心之处,俾斯麦似乎好像是突然才发觉了波兰存在的益处。当初折戟波兰的时候,俾斯麦曾是很不舒服的,可现在仔细一想,真是塞翁失马,焉知不是普鲁士的福气。以这个刚刚复国了没几年的波兰的实力,他们断断是不会在背后随便地敢向普鲁士下黑手的。有了这个波兰的存在,普鲁士就少了俄国熊的麻烦。

    那么,普鲁士对奥地利一战最有可能会插手的,那就应该是法兰西了。法兰西人想插手正好,因为俾斯麦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告诉他的英国盟友,俺们普鲁士正是为了替大英帝国紧紧扯住法兰西人的后腿,支持大英帝国在北美的作战行动,不惜得罪包括太平天国政府在内的所有敌人。

    于是,在英国政府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八六七年五月二十日,总兵力十五万普鲁士美茵河独立军团首先不宣而战突然出手,并轻而易举地挫败了兵力单薄的汉诺威和黑森军队,占领汉诺威,萨克森和黑森,一个新的普奥战场又被开辟了出来。

    为了争取在法兰西人还没有完全明白的时候就取得重大的战果,按照俾斯麦和普军参谋长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上将所制定的战略计划,普鲁士军队这次是想要打一场速决战。

    由于已经有了庞大的美茵河独立军团随时准备以防法兰人的突然介入,普军的战略翼侧和后方的安全都有了绝对可靠的保障,基于这种考虑,俾斯麦和毛奇计划普军主力分兵三路,在波希米亚方向发起总进攻。

    第一路,由王储腓特烈.威廉指挥的第二军团,从东北明兴格雷茨方向攻击前进。

    第二路,由腓特烈卡尔亲王率领的第一军团,从北面向赖兴贝格方向直接****。

    第三路,由比滕费尔德将军统率的易北河军团,从西北向明兴格雷茨方向进攻。

    三个月之内,俾斯麦要拿下奥地利帝国的首都维也纳。

    第一二六章当英国人急需拉他的普鲁士入伙,共同去对付美利坚联邦和法兰西的时候,俾斯麦敏锐感到……

    第一二六章当英国人急需拉他的普鲁士入伙,共同去对付美利坚联邦和法兰西的时候,俾斯麦敏锐感到……是由【无*错】【小-说-网】会员手打,更多章节请到网址: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太平天国不错,请把《太平天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太平天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